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外固定加松质骨植骨术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对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外固定加松质骨植骨术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临床愈合。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外固定加松质骨植骨术来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骨折愈合率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业静 《吉林医学》2013,34(21):4345
目的:探讨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给予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定期检查,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按照AOFAS评定标准,60例患者中,优54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8.33%。结论: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骨折复位,术中手术时间的准确把握,手术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术后关节功能的积极锻炼能够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增进远期疗效和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器在治疗掌指骨干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及适应证.方法 对25例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掌指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骨折愈合均良好,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7周,掌指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掌指骨干骨折具有固定时操作简便、固定切实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小肠黏膜下层软骨诱导化复合体(SMSCs-SIS)修复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潜能及可行性。方法选取58只健康体质新西兰大白兔为研究对象,作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造模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29)和对照组(n=29);实验组同时于半月板损伤处植入软骨诱导化SMSCs-SIS复合体;对照组仅植入小肠黏膜下层支架。后分别单笼饲养,两组大白兔均于术后第4周处死并取材,采用大体形态学观察、生物力学及阿尔新蓝比色法检测糖胺多糖(GAG)含量作为评估指标评价半月板损伤修复情况。结果大体及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所有半月板裂口均愈合良好;对照组半月板损伤处裂口较前稍增宽,仅见少许再生组织填充,裂口周围组织萎缩。生物力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半月板组织弹性模量为(42.71±2.02)Mpa,对照组为(10.01±1.52)Mpa,两组间损伤修复半月板组织弹性模量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尔新蓝比色法GAG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实验组为(4.14±1.02) ug/mL,对照组为(1.31±1.02)u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小肠黏膜下层软骨诱导化复合体材料(SMSCs-SIS)移植可有效促进兔膝半月板局部损伤的修复,是修复兔膝半月板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勇  杨业静  卢敏 《河北医药》2016,(2):238-240
目的:探讨和比较不同的腕横韧带重建方案以及传统的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术在腕管综合征( CTS)中的治疗疗效。方法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 CTS 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 CTS 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 A 组(腕横韧带、掌腱膜重建组,n =17)、B 组(腕横韧带分层切开重建组,n =19)、C 组(传统腕管切开减压组,n =22)。比较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治疗疗效以及术前术后的患肢握力值、DASH评分(上肢功能障碍评分)以及电生理检查等指标。结果3组手术指标、治疗疗效、术前术后的电生理检查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3、6个月时3组患者的握力值和 DASH 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与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术相比,腕横韧带重建术(尤其是腕横韧带联合掌腱膜重建术)能够更好的维持腕管结构及屈肌腱功能,提高握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影像学评价髓芯减压联合局部应用普伐他汀干预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45只新西兰白兔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不予特殊处理,髓芯减压组于髓芯减压术后在股骨头内植入明胶海绵,髓芯减压联合普伐他汀局部用药组于髓芯减压术后在股骨头内植入含普伐他汀的明胶海绵.分别于造模后10、...  相似文献   
7.
杨业静  刘阳 《海南医学》2014,25(6):819-821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在髋关节疾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75例我院收治的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H组(38例)和w组(37例),分别经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详细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H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和切口长度均较短,且术中出血量少于W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获得明显提高(P〈0.05),术后3个月w组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H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出现伤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或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均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取得满意效果,其中改良Watson-Jones入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