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咖啡因(CAF)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的影响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AF(0.5、1、2、4、8 mmol/L)对乙醛刺激的HSC-T6进行处理,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RT-PCR法检测HSC-T6中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DR4、DR5的mRNA表达.结果 CAF对乙醛刺激的大鼠HSC-T6增殖具有抑制作用,阻滞细胞于G0/G1期;能够明显下调HSC-T6中α-SMA的mRNA表达,上调DR4、DR5的mRNA表达.结论 CAF对乙醛刺激的HSC-T6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能够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TRAIL受体DR4、DR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过量摄入酒精导致的肝脏损害及其一系列病变,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ALD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HF)、酒精性肝硬化(AC)等.该文综述了ALD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不同病情进行不同治疗,包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AMP-PKA-CREB信号通路在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星状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乙醛不同时间间隔干预肝星状细胞(HSC),建立体外酒精性肝纤维化星状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HSC增殖,确定造模浓度及时间;RT-PCR法检测HSC活化指标α-SMA mRNA表达情况;125I-cAMP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正常组与模型组HSC内cAMP含量;RT-PCR法测定PKA,CREB mRNA表达情况。结果采用浓度为200μmol.L-1乙醛刺激HSC 48 h可建立酒精性肝纤维化星状细胞模型;模型组α-SMA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模型组cAM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KA,CREB mRNA表达也较正常组明显增强。结论乙醛可刺激HSC增殖活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HSC cAMP-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基于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儿科利奈唑胺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标准,为儿科患者合理应用利奈唑胺提供参考。方法 以利奈唑胺药品说明书为基础,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参考相关专家共识及诊疗规范,建立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儿科利奈唑胺药物利用评价细则,并以此为依据,对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共57例儿科患者利奈唑胺的应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评价的57份病历中,相对接近度(CI)为100%的有2例(3.51%),CI在80%~<100%的有3例(5.26%),CI在60%~<80%的有36例(63.16%),CI在50%~<60%的有16例(28.07%)。CI≥60%的有41例(71.93%)。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儿科利奈唑胺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可用于该药物儿科的合理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院儿科利奈唑胺使用基本合理,但医院需在会诊制度落实、用药疗程、用药后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利奈唑胺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杨万枝  胡章海  居靖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18):1866-1869,1894
目的:建立利奈唑胺致重症患者低钠血症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使用利奈唑胺的89例重症患者作为训练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用药天数、用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肝肾功能、合并疾病与联合用药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低钠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评价预测模型,另外选取2021年1-3月的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验证集,交叉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率。结果:89例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为21.33%,单因素分析提示,与未发生组相比,低钠血症发生组用药天数、肾小球滤过率(eGFR)、C-反应蛋白、高血压和丙戊酸钠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用药天数和eGFR是低钠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种危险因素联合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即Z=-1.751+0.313X用药天数-0.059XeGFR,计算89例患者的Z值,ROC曲线下面积为(AUC=0.894,95% CI:0.828~0.960,P<0.001),Youden指数最大时(0.711)的切点为ROC曲线上的最佳临界值(-2.09),30例患者验证该模型准确率为83.33%。结论:用药天数和eGFR是重症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低钠血症的高危因素,两者拟合模型预测低钠血症发生有一定价值,其准确率为83.33%。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饮酒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适量饮酒对于健康有益,而过量饮酒则易引发一系列疾病。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过量摄入酒精导致的肝脏损害等病变,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很大危害。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现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并由此探讨了ALD的发病机制,旨在进一步明确ALD的致病因素,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预防A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管文婕  吕雄文  杨万枝  李俊 《安徽医药》2012,16(8):1060-1063
目的探讨咖啡因(caffeine)对乙醛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epatic Stellate Cell-T6,HSC-T6)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设正常组(常规培养),模型组及腺苷受体(Adenosine Receptor,AR)调节剂干预组。分别给予caffeine(4 mmol.L-1)[1-2],腺苷A2A受体拮抗剂ZM241385(1μmol.L-1)[3],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1μmol.L-1)[3],caffeine+CGS21680,ZM241385+CGS21680与HSC-T6共同培养,1 h后加入终浓度200μmol.L-1的乙醛刺激(每12 h补充1次),继续培养48 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SC-T6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RT-PCR法检测TGF-β1和CTGF mRNA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HSC-T6中CTG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affeine及ZM241385均显著降低HSC-T6中α-SMA,TGF-β1和CTGF的表达,而caffeine及ZM241385合用CGS21680上述作用有所逆转。结论 Caffeine能够显著降低乙醛诱导的HSC-T6活化,并且显著抑制HSC-T6中TGF-β1和CTGF的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拮抗腺苷A2A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HFIB)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本院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的患者121例,按照3 1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替加环素致HFIB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HFIB的发生情况予以预测与验证。结果 训练集91例患者使用替加环素治疗期间有23例(25%)发生HFIB,疗程和基线纤维蛋白原(FIB)是发生HFIB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Y=-1.344+0.118X疗程-0.679X基线FIB。构建各危险因素及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发现联合预测因子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当联合预测因子的Youden指数最大(0.704)时,其在ROC曲线上最佳截断值为-2.702。30例验证集患者验证该模型准确率为87%。结论 疗程和基线FIB为替加环素致HFIB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拟合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HFIB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细则,评估AP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沈阳)》《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等技术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利奈唑胺致重症患者血红蛋白(Hb)减少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准确率。方法 选取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93例重症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用药时间、用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合并疾病与联合用药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利奈唑胺相关性Hb减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预测模型,另外选取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31例重症患者验证该预测模型的准确率。结果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93例重症患者中有16例(17%)发生Hb减少。前白蛋白降低、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是发生利奈唑胺相关性Hb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综合三种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P)=1.183+0.004XALT-0.014X前白蛋白-0.018XeGFR,并得到联合预测因子Y联合=XALT-3.5X前白蛋白-4.5Xe GFR,构建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