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对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与原有的标志物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确诊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患者上述3项指标在入院后2 h内、24 h、4 h后的阳性数,计算敏感性及特异性,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入院后2 h内即见HFAB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nI,且诊断符合率高达100%;2 h以后AMI患者100%检出H-FABP阳性,其敏感性远远高于cTnI(P<0.05)。结论早期诊断AMI,H-FABP价值高于cTnI,且现有快速检测试剂,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AMI 患者32例,另选择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AMI 患者入院后0~2 h、2~4 h、4~6 h检测血清H-FABP、cTnI、CK-MB,体检人员仅采血检测血清H-FABP.结果 入院后0~2 h、2~4 h、4~6 h,患者血清H-FABP的检测灵敏性、特异性均高于cTnI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体检人员血清H-FABP平均浓度为(4.81±1.37)ng/mL;入院后0~2 h、2~4 h、4~6 h,患者血清H-FAB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2.78±2.40)ng/mL、(85.49±1.88)ng/mL及(91.21±1.46)ng/mL.结论 将H-FABP检测用于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