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Ⅰ型干扰素受体1 (IFNAR1) 对伪狂犬病病毒 (PRV) 复制的影响。 方法 以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猪肾上皮细胞 (PK15) 敲除IFNAR1基因的稳定细胞系。运用细胞活力检测、荧光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滴度测定、Real-time PCR等技术进行IFNAR1功能验证。 结果 随着PRV感染时间延长,敲除IFNAR1基因可以显著促进PRV-TK mRNA的转录,PRV-gE蛋白的翻译以及子代病毒的毒力。 结论 IFNAR1在抑制PRV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杜永坤 《当代医学》2013,(17):44-45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治疗的各类消化性溃疡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应用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和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两组,各组50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均为100%,对照组中,显效34例,显效率68.00%,有效16例,有效率32.00%;观察组中,显效40例,显效率80.00%,有效10例,有效率20.00%。两组比较,虽然总有效率相比未见明显差异,但是其显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