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刘培举  杜开广  肖章 《广东医学》2022,43(2):221-225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表现、腰椎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磁共振成像(MRI)同反相位信号比值与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关系及联合鉴别骨质疏松、恶性骨折的效能。方法 选取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OVCF组)及86例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恶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ET/CT表现、腰椎骨矿物质密度(BMD)、脂/水像、反相位/同相位信号比值,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鉴别骨质疏松、恶性骨折的效能。结果 两组软组织肿块影、病变椎体附件受累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VCF组BMD、反相位/同相位信号比值低于恶性组,脂/水像信号比值高于恶性组(P<0.05);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软组织肿块影、病变椎体附件受累、BMD、脂/水像、反相位/同相位信号比值均与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关(P<0.05);单独诊断中病变椎体附件受累鉴别OVCF和恶性骨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其次是腰椎QCT BMD、反相位/同相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