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近十年来国外口腔医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同时为作者撰稿提供选择性。作者对《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5~2004年刊载文章题录进行回顾与分析。此期间本刊共刊登文章2771篇,其中综述1133篇,文摘1638篇。内容涵盖口腔医学各学科及其众多的边缘、交叉学科和领域。文章研究内容广泛、题材新颖,从一个侧面基本反映了国外口腔医学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进展。紧跟学科发展的方向,本刊刊登的文章具有科学性、导向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对开展口腔医学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gp12 0是HIV病毒的衣壳蛋白 ,由基因env编码 ,其分子量为 12 0KD。在病毒侵入人体T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还存在游离态的形式 ,通过一种类似于超抗原作用的途径 ,在体内非特异性地激活一些主要的免疫细胞 ,从而大大增强了HIV对人体的危害作用。本文拟就HIV病毒危害人体免疫功能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近10年PVR B级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发与玻璃体病变的关系.方法对429例(435只眼)PVR B级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施行巩膜扣带术治疗,其中41只眼术后复发(9.43%),分析术后复发与玻璃体病变的关系.结果术前玻璃体正常组与浓缩组的复发率(3.19%与12.33%)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组与条索牵引组间的复发率(3.19%与14.29%)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正常组与总体组的复发率(3.19%与9.43%)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无玻璃体后脱离组与玻璃体后脱离组间的复发率(5.56%与12.90%)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视网膜脱离术前各种玻璃体的情况在视网膜脱离复发时均有不同程度地加重.结论PVR B级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玻璃体病变和玻璃体后脱离对术后复发影响明显.重视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动态变化,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黄丽娜  杜冰  唐松  秦磊  曹玉丽 《眼科研究》2004,22(3):278-278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手术相对于传统的白内障现代囊外摘出术而言,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及术后散光小等优点。但对于Ⅲ级及其以上的硬核来说,易引起术后角膜水肿,并明显影响术后视力。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白星技术对降低超声乳化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5.
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职业性听力损伤(occupationalhearingloss)一般是由噪声引起的,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噪声并不是引起职业性听力损伤的惟一因素。职业暴露于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同样也会引起听力损伤,而它们与噪声的联合作用则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结果[1 3] 。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对正确评定职业性噪声聋(noiseinducedhearingloss,NIHL)和预防职业性听力损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职业性听力损伤危险因素的研究综述如下。一、职业性危险因素(一)化学因素与职业性听力损伤有关的化学物质有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硫化碳、三氯乙烯、二硝…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病毒载体中不同启动子指导的突变型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HSV1-sr39TK)基因在小鼠T淋巴细胞内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比较对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的敏感性。方法用亚克隆技术将PCR扩增的HSV1-sr39TK基因分别连接至慢病毒载体不同启动子后,然后在HSV1-sr39TK基因后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s,IRES)连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报告基因;采用三质粒包装系统包装病毒,将病毒感染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ConA)激活的小鼠淋巴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术、RT-PCR法鉴定HSV1-sr39TK和GFP基因在小鼠淋巴细胞的表达,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观察感染不同病毒的淋巴细胞对前体药物GCV的敏感性。结果不同启动子指导的HSV1-sr39TK及GFP基因均可在小鼠淋巴细胞表达,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启动子驱动表达能力最强,磷酸甘油激酶(phosphoglycerokinase,PGK)启动子最弱。感染含CMV启动子病毒的淋巴细胞对GCV的IC50值最小。结论在小鼠淋巴细胞内CMV启动子驱动的慢病毒载体HSV1-sr39TK基因表达最强,对前体药物GCV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酸芽孢杆菌DU-106发酵陈皮过程中风味与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乳酸芽孢杆菌DU-106对陈皮进行发酵,分别于发酵第0、2、4、6、8、10天取发酵液样品,采用pH计检测陈皮发酵液pH;按照《食品中总酸的测定》(GB 12456—2021)测定发酵液中总酸含量;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发酵液中亚硝酸盐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陈皮干燥样品中有机酸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发酵陈皮干燥样品中挥发性成分含量;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发酵陈皮干燥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接种乳酸芽孢杆菌DU-106后,陈皮发酵液pH降至3.2左右,总酸最高质量分数达4.67 g·kg–1。发酵陈皮干燥样品中,亚硝酸盐质量分数为0.14~0.54 mg·kg–1,远低于卫生限量标准中的20 mg·kg–1,乳酸质量分数最高可达166.29 mg·g–1,且多种有机酸含量不断升高,进一步丰富了发酵陈皮的口感;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由3 914.30 mg·kg–1  相似文献   
8.
目的 降低手术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和不良事件,提高患者安全性.方法 参照国内外麻醉和手术风险评估方法、安全管理和质控制度、相关技术指南及规范,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搭建麻醉患者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平台.结果 ①建立和改进术前对麻醉患者风险评估方法.②拟定风险分级管理基本原则.③设计一套可操作性流程.④配套开发麻醉患者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的软件及患者风险管理档案.⑤制定麻醉风险管理质控考核标准.实现对手术患者风险识别和评估、分级管理、智能信息档案以及过程考核等整个过程进行管理.结论 此平台使手术患者风险管理变得简单规范,容易操作,有利于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吸水树脂粉尘作业人员佩戴的2种防尘口罩的防护效果。方法选取某大型化工企业高吸水树脂粉尘作业人员39人为测试者,使用TSI公司生产的PortaCount Pro+8038呼吸器适合性检验仪,对测试者分别佩戴折叠型3M 9334CV+、杯状Deltaplus M1300VC防尘口罩后的适合因子进行检测,以此计算合格率;并比较佩戴同种口罩时不同动作对防护效果的影响。结果39名测试者中,佩戴3M 9334CV+型口罩的防护效果合格率为97.44%(38/39);佩戴Deltaplus M1300VC型口罩的合格率为23.0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防护效果合格的情况下,对3M 9334CV+口罩而言,弯腰和首次正常呼吸得到的适合因子之间差异以及再次正常呼吸和首次正常呼吸得到的适合因子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eltaplus M1300VC口罩没有这类现象。结论站立并正常呼吸时,佩戴折叠型口罩相对杯状口罩能够使劳动者获得更高的保护率,但杯状口罩较少受到职业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行为学及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阐明桦褐孔菌对V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100只,采用反复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再灌注联合腹腔注射硝普钠降压法制备VD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吡拉西坦,0.5g·kg-1),低、中、高剂量(0.5、1.0和2.0g·kg-1)桦褐孔菌组,连续灌胃给药8周后,观察大鼠行为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与模型组比较,中和高剂量桦褐孔菌组大鼠在实验第2~6天,到达平台的潜伏期和游程明显缩短(P<0.05或P<0.01),实验第7天穿越平台次数、穿越有效区次数、有效区停留时间、有效区停留距离、有效区停留时间/总时间和有效区停留距离/总路程均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桦褐孔菌组大鼠平台停留时间和平台停留时间/总时间明显增加(P<0.05)。组织病理形态观察,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桦褐孔菌组大鼠脑组织皮质区和海马区的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桦褐孔菌对VD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能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VD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