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Dickkopf-1(DKK-1)水平,并探讨其与RA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RA患者44例。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基于28个关节的肿痛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性评价(即DAS28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DKK-1水平。结果:RA患者血清中DKK-1与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DAS28呈正相关(分别为r=0.309,P=0.049;r=0.320,P=0.042;r=0.311,P=0.048),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年龄无相关性;治疗前DKK-1在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为(6.62±2.29)μg/L,治疗后为(3.79±1.26)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P<0.001)。治疗后TJC,SJC,ESR,CRP,RF,DAS28均较治疗前下降(分别为t=53.14,P<0.001;t=47.78,P<0.001;t=71.83,P=0.022;t=75.59,P=0.049;t=77.60,P=0.032;t=79.29,P<0.001)。结论:DKK-1与RA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可视为RA疾病活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IUD)易造成取器困难而引发一些并发症,笔者采用绝经后妇女取器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抗体(AN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的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7例RA患者(RA组)、61例OA患者(OA组)和32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RF、AKA、ANA、CCP抗体检测,其中RF采用胶乳凝集法检测,CC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KA和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法检测。结果RF、AKA、ANA、CCP在RA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7%和84.9%、34.6%和96.8%、11.2%和94.6%、84.1%和96.8%,RF、AKA、CCP阳性率显著高于OA组和对照组。结论四种抗体中,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价值较高。RF、ANA因特异性较低和AKA因敏感性差,对RA的诊断作用受到影响。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利于RA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诊断慢性肾脏病(CKD)的意义,以及Cys-C与MDRD方程估计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准确性及相关性。方法根据MDRD方程7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将CKD患者分为5期,ELISA法检测CKD患者的Cys—C的水平,观察Cys—C与血肌酐(Scr)、GFR的相关性。结果Cys—C与Scr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在肾功能轻度损伤时,Cys-C反映肾功能恶化程度的敏感度较Scr高。结论ELISA法能够检测Cys—C的水平,Cys—C能够作为反映肾功能的可靠指标,并且是肾功能的早期诊断指标。CKD2-5期,Cys—C与MDRD方程7有良好的相关性;Cys-C与MDRD方程7能够作为CKD2-5期患者估计GFR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甲氨蝶呤(MTX)和环磷酰胺(CTX)联合应用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MP-3水平的影响及其治疗安全性.方法 入选60例活动期AS患者,随机分为3组(MTX组、CTX组、MTX联合CTX用药组,每组20例),治疗24周,分别于基线时、治疗后24周时留取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MMP-3水平;并分析比较3组治疗方案的用药安全性.结果 MTX+CTX联合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MMP-3水平与MTX组和CTX组相比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TX+CTX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用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与CTX联合治疗组AS患者血清中MMP-3的水平较单一用药组下降更明显,且安全性未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37、TGF-β、IFN-γ、TNG-α和IL-1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及mRNA表达,探讨IL-37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及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实时定量荧光(real-time)PCR的方法,检测30例RA患者(RA疾病标准评分≥6)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及mRNA表达,并探讨其抑制机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IL-37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结果 ①治疗前后RA患者组血清IL-3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RA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FN-γ、TNG-α、IL-1明显高于正常组,IL-37与炎症因子共同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③RA患者血清中IL-37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治疗前r=0.854,P〈0.05,治疗后r=0.563,P〈0.05)。结论 IL-37作为一种基础的免疫抑制因子,通过其负反馈调节机制抑制炎症因子。当代偿产生的IL-37不能维持免疫平衡时,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造成了RA患者机体损伤。通过实验证实IL-37与RA的发病及病程进展存在一定关系,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