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2篇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静脉血M2丙酮酸激酶(M2-PK)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 4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40例乳腺良性病变及50例健康体检者空腹外周静脉血中M2-PK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结果 ①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浆M2-PK的水平较乳腺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②乳腺癌TNM Ⅲ、Ⅳ期病人血浆M2-PK的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③乳腺癌根治术后血浆M2-PK的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 血浆肿瘤型M2-PK水平的检测对乳腺癌的筛选、预后及术后复发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结核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及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提高对甲状腺结核的认识,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收治的1例甲状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行甲状腺右叶峡部切除+左叶近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结核.结论 甲状腺结核发病率低,临床罕见,提高临床医师对甲状腺结核的认知度是避免误诊的关键.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抗酸染色及活检组织培养,这是目前术前诊断甲状腺结核最准确和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可吸收丝线加8字钢丝固定治疗儿童套状髌骨骨折。方法在1995年至今收治的5例儿童套状髌骨骨折中.应用可吸收丝线加8字钢丝固定,术后不用外固定。结果随访9个月至1.5年.5例病人全部愈合,未遗留关节肿痛及膝关节功能障碍。经此方法治疗后,不用石膏外固定,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论对儿童套状髌骨骨折应用可吸收丝线加8字钢丝固定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比肝癌患者七期增强CT与常规CT灌注成像所得到的灌注伪彩图、灌注参数及辐射剂量,探讨七期增强CT评估肝癌血流灌注特性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肝癌患者行25期CT灌注扫描,将得到的图像导入后处理工作站,获得各灌注参数的伪彩图并测量肿瘤区、肿瘤活性区及相对正常肝实质区的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HAP)、门静脉灌注量(portal vein perfusion, 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perfusion index, HPI),同时记录扫描辐射剂量;选取25期CT灌注图像中的7期导入CT Kinetics后处理软件,得到相应的灌注伪彩图及肿瘤区、肿瘤活性区、相对正常肝实质区的灌注参数,并计算辐射剂量。比较七期增强CT扫描与常规CT灌注成像灌注伪彩图质量评分的差异,探究七期增强CT扫描及常规CT灌注成像中肿瘤区、肿瘤活性区及相对正常肝实质区各灌注参数的相关性,并比较七期增强CT扫描与常规CT灌注成像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1)七期增强CT与常规CT灌注各灌注参数伪彩图所得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七期增强CT与常规CT灌注在肿瘤区及肿瘤活性区的HAP、PVP、HPI相关性较好;相对正常肝实质区的HAP、PVP、HPI有一定的相关性;3)七期增强CT扫描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CT灌注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期增强CT扫描可以模拟常规25期CT灌注评价肿瘤的血流灌注特征,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肝胆管结石是指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结石病。该病可引起胆道梗阻及胆汁淤积,继而增加结石的发生率,而机械梗阻及反复炎症刺激将加重胆道梗阻,从而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胆管炎、肝萎缩、肝硬化等,甚至诱发胆管癌变。肝内胆管癌(ICC)是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其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有着恶性程度高、手术根治率低、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因此也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ICC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众多研究表明,肝胆管结石是ICC的高危因素之一,在结石长期的机械刺激及慢性炎症刺激下,胆管上皮沿着增生修复、不典型性增生、癌前病变的方向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最终演变成ICC。因此,根据致病因素与结石相关程度将ICC分为结石性肝内胆管癌(HICC)和非结石性肝内胆管癌(NHICC)。外科手术仍是ICC的主要治疗方式,早期根治性肝切除术可有效提高IC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改善预后。作为肝内胆管结石的高发地区,近年来HICC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随之攀升,因而针对HICC的综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HICC为中心,归纳出HICC与NHICC的围手术期处理要点差异,以期为HICC患者在整个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内提供个体化、精准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方式,从而达到提高诊断率、精准治疗、加速康复、改善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心理弹性和自我管理在积极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中的多重中介效应。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4月接受治疗的31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进行一般背景资料调查,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量表(self management scale for hypertensive patients, SMSPH)、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估病人的心理弹性、自我管理能力、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情绪,采用Pearson分析法研究心理弹性、自我管理与积极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建立四者之间的多重中介模型。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CD-RISC评分、SMSPH评分、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评分、SAS和SDS评分分别为61.17±5.75分、63...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9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术中及术后处理的要点。结果:囊内结扎切除法使喉返神经损伤率明显降低;细管负压引流可保持切口清洁,使引流更加彻底;切口皮内缝合法或医用胶粘合法增强了美容效果并可缩短住院时间。结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骞 《当代医学》2012,18(5):131-13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于SAA、hs-CRP的影响,以及两种炎症标记物对血管内炎症特异性检测的比较。方法将普通级SD雄性大鼠进行高脂饮食建立AS模型,后随机予以高剂量喂药、低剂量喂药、无喂药,共4周。检测不同时段SAA、hs-CRP的水平。结果高脂饮食后SAA、hs-CRP水平较之前明显升高;喂药4周后,SAA和hs-CRP水平为:模型组高于另外两组,低剂量组高于高剂量组。在AS血管慢性炎症情况下,SAA与hs-CRP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375,(P<0.01)。结论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的抗炎作用与其剂量使用存在量-效关系;血清SAA、hs-CRP的水平随AS进程不断升高,而SAA对于慢性血管内炎症检测特异性高于hs-CRP。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饮用水有机提取物对大鼠肝脏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s)活性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A1(GSTA1)基因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饮用水有机提取物肝脏损伤中作用。[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提取水样中有机污染物,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玉米油)和低、中、高3个染毒组(剂量分别为每天5、20、80 L/kg·bw),进行经口灌胃染毒12周。分光光度法检测GSTs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GSTA1基因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各指标。[结果](1)大鼠肝脏GSTs酶活性:与空白对照、溶剂对照及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50.66±5.62)U/mg蛋白]和高剂量组[(39.80±12.95)U/mg蛋白]的GSTs酶活性升高(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GSTs的酶活性则明显降低(P<0.05)。(2)GSTA1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中、高剂量组高于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及低剂量组(P<0.05);而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GSTA1的m 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染毒剂量的增加,GSTA1蛋白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空白对照、溶剂对照及低剂量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GSTA1的蛋白表达则下降(P<0.05)。(3)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胆碱酯酶(CHE)在中、高剂量染毒组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则仅在高剂量组升高(P<0.05)。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在高剂量组下降(P<0.05)。GSTA1蛋白表达、GSTs活性与染毒大鼠肝脏CHE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490 5,r=0.685 2;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饮用水有机提取物较高剂量染毒可上调大鼠肝脏GSTA1的m 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调控GSTs活性改变,从而导致大鼠肝细胞对毒物的易感性增强,肝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