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对于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440例患者分为针刺组、百忧解组、非穴位针刺组。针刺组采用四关穴(合谷、太冲)为主的穴位,百忧解组服用药物百忧解20mg/d,非穴位针刺组患者接受针刺治疗,但取穴偏离真正的穴位。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计分,按HAMD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以Asberg氏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结合严重不良反应记录进行安全性评估,对数据进行意向性分析(ITT分析)。结果: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6.4%,优于非穴位针刺组的59.1%及百忧解组的72.7%;针刺组的HAMD计分与百忧解组相当,而且2组均优于非穴位针刺组;针刺组及非穴位针刺组的SERS计分均明显低于百忧解组,未见晕针等严重针刺不良反应记录。结论:针刺对于抑郁性神经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疗法;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可能优于百忧解或与百忧解相当,但副作用远低于百忧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形成脑梗死的原因、防治及C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4年来收治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12例,就其临床表现、CT表现、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有11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其中7例死亡,5例呈植物生存状态。结论 颅脑损伤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旦发生,病死率、病残率较高,CT检查和及时复查了解颅内血肿变化,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预防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2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调肝组(治疗组)和邻近假穴针刺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SCL-90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调肝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总结杨志敏教授运用易医脐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经验。杨教授认为,原发性失眠可存在"相火内扰,火金结滞""木气失和,上逆下陷""中土气虚,枢转不利""正气耗散,四维停滞""脉络壅塞,窍道不通"等人体气机圆运动升降失常的病机,通过右降四针、左升四针、四隅位、四正位、山泽通气等脐针治法,以达到升降复圆、寤寐可安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腹针联合局部艾灸治疗项背肌筋膜炎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艾灸局部膀胱经穴位为主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腹针取中脘、关元、滑肉门、商曲,艾灸主穴取大椎、双侧大抒、肺俞、心俞、颈部阿是穴。每日1次,周日休息,共治疗2周。结果63位患者,21例痊愈,38例好转,总有效率94%,痊愈率33%。结论腹针联合局部艾灸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有一定的疗效,是一种有效、安全、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针刺组。分剐用热敏灸和针刺治疗,每日1次,周日除外,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总共治疗1月,对比观察两组面瘫临床疗效。结果:热敏灸组30例共治愈25例,治愈率83.3%,好转5例,无效。例,且有15倒治疗3周即提前结束治疗,有效率100%;针刺组30例,治愈23例,治愈率76.7%,好转3例,无效2例,2例因惧怕针灸而中途退出治疗;有效率86.7%。两组的治愈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热敏灸及针刺治疗面瘫均有确切疗效,但热敏灸疗病程短,无痛苦,病人接受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康复训练联合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简单随机法将105例患者分为3组:针刺 中药治疗组(针药组)、中药组、基础治疗组各35例.各组均予常规康复及基础药物治疗,中药组加用活血化瘀中药,针药组加用针刺和活血化瘀中药.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针药组总有效率93.5%,中药组84.8%,基础治疗组71.9%.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针药组残疾率41.9%.中药组63.6%、基础治疗组75.0%.针药组疗效均优于中药组和基础治疗组.结论:联合治疗方案在改善中风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黑斑息肉病是一种少见病 ,由Pentz及Jeher分别于 1 92 1年和 1 949年报道 ,故又称P J综合征。笔者搜集 1 989~ 2 0 0 0年间住院病例 1 5例 ,结合有关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癌变 ,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男 7例 ,女 8例 ,年龄 1 2~ 80岁 ,平均 2 6岁。仅有 1例80岁 ,余均在 40岁以下。均有口唇、颊粘膜、手指、脚趾等色素斑和消化道息肉 ,合并卵巢癌 1例 ,息肉癌变 2例 ,有家族史 7例。临床表现腹痛 1 0例 ,肠梗阻 8例 ,其中肠套叠 3例 ,消化道出血 1 0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行上消化道…  相似文献   
9.
徐俊鹏  李颖文  陈廷  李璟 《新中医》2017,49(10):154-156
过敏性鼻炎具有病发率高、复发率高双重性质,为临床难治性疾病。笔者认为本病多以肺气虚寒,鼻窍不利;脾土气虚弱,水湿困鼻;肾阳不足,温煦失职;肝失疏泄,鼻失所养作为病机。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脐针以升阳、培土、补元的针刺疗法,可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钡餐造影和CT对Menetrier’s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Menetrier’s病的临床特点、生化检查、胃镜及影像学改变进行了综合分析,3例患者均行钡餐造影检查,其中1例行CT检查。结果:Menetrier’s病钡餐造影的典型表现为局限性或广泛性胃黏膜粗大,病变区域胃壁柔软,CT上可见胃浆膜面光滑,周围结构清晰。本组3例患者均诊为Menetrier’s病。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Menetrier’s病的重要手段,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