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阮婷  胡丹  李静娴  周俐敏  朱靖 《现代医学》2022,(10):1263-1268
目的:评价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心理干预效果,分析影响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021年9月至10月,采用普查方式纳入经职业倦怠量表(MBI-GS量表)判定为职业倦怠的515名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职业倦怠各维度评分并计算干预有效率,评价干预效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心理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心理干预后,267例不再处于职业倦怠状态,干预有效率为51.84%。医护之间干预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结果表明,人员分类(OR=1.23, 95%CI 1.02~0.49)以及对薪酬体系的满意度(OR=0.15, 95%CI 0.08~0.31)是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心理干预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医护之间干预效果的差异提示,职业倦怠心理干预需要根据医护之间不同的工作特点改进内容与方案。建议在完善心理干预措施的同时改进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医护人员劳动价值的认同感,巩固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0%西甲硅油联合糜蛋白酶配制成胃镜消泡剂的祛泡效果。方法:将30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组:西甲硅油+糜蛋白酶组和西甲硅油组。检查前20 min,西甲硅油+糜蛋白酶组予(0.9%生理盐水27 mL+西甲硅油3 mL+糜蛋白酶200 U)稀释溶液30 mL口服;西甲硅油组予(0.9%生理盐水27 mL+西甲硅油3 mL)稀释溶液30 mL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检查时间、医生满意度,对两组胃镜检查消泡剂的祛泡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西甲硅油+糜蛋白酶组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医生满意度高于西甲硅油组(P<0.05﹚,胃镜检查时间短于西甲硅油组(P<0.05﹚。结论:西甲硅油联合糜蛋白酶作为胃镜检查消泡剂的祛泡效果比单独使用西甲硅油效果更好,胃镜检查时间更短,医生满意度更高,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祛泡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电解质联合开塞露在提高便秘患者肠镜检查肠道清洁度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予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2L 清洁肠道,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检查前一天晚上睡前予果导2片口服,并在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到一半时予开塞露60ml 塞肛。比较2组首次大便时间、大便次数、大便清澈时间及肠道清洁度。结果试验组无论在首次大便时间、大便清澈时间都短于对照组(P <0.01),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P <0.01),镜下肠道清洁度试验组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联合开塞露塞肛的方法,可以缩短慢性便秘患者的肠道清洁时间,提高肠道清洁度,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肠道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葡聚糖微球联合多西紫杉醇碘化油混悬液运用于肝脏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中的60例患者采用葡聚糖微球(Sephedex,G-50, 300~500 μm)联合多西紫杉醇碘化油混悬液行灌注化疗栓塞术,而对照组中的60例患者只采用多西紫杉醇碘化油混悬液行灌注化疗栓塞术.结果 2组插管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2组患者术后12个月后的肿瘤最大直径缩小平均值实验组为(4.4±1.4) cm,对照组为(1.8±1.0) cm;治疗总缓解率实验组为70%,对照组为30%;甲胎蛋白(AFP)降低值实验组为(33.2±15.2) μg/L,对照组为(10.4±9.8) μg/L.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地在TACE术中运用葡聚糖微球联合多西紫杉醇碘化油混悬剂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现能显著提高疗效,因此该方法在临床推广运用中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5.
病案质量全程管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往多数医院是以检查终末病案质量为主,病案质量虽有提高,缺陷纪录总是不断.其原因是没把病案质控重点放在病案形成过程中.所以只是抓住了缺陷的尾巴,没抓缺陷的源头.缺陷的源头是在病案形成之时,医疗过程之中,应抓病案质量全程管理,把质控的重点放在病案质量形成中,即运行病案质量控制上.结合我院病案质控,谈点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子肠镜下靛胭脂黏膜染色联合黏膜切除对大肠侧向发育肿瘤(LST)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00例肠镜检查中发现的可疑黏膜病灶,行镜下喷洒0.4%靛胭脂黏膜染色,镜下观察病灶大小并形态分型,病灶黏膜可随充吸气变形者及黏膜下注射液体黏膜抬举征呈阳性者行内镜黏膜切除(MER)或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未能行黏膜切除者行镜下活检,病灶黏膜送病理检查。结果发现45例患者共47个LST病灶,检出率为l、l%。分型;颗粒型33(70.2%)和非颗粒型14(29、8%)。大小;10~19mm25个(53.2%),20~30mm14个(29.8%),〉30mm8个(17.0%)。病理检查黏膜局部癌变7例(5例SM癌,2例sML癌),LST病灶中早期大肠癌捡出率为14.9%,进展期大肠癌3例,良性腺瘤37个(78.7%)。结论普通电子肠镜结合黏膜染色能够有效的发现大肠LST病灶,联合镜下黏膜切除根除LST病灶对早期大肠癌防治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20味中成药对5个人肝微粒体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六神丸等20个常用中成药对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这5个人肝微粒体中主要的药物代谢酶的活性是否有影响。方法:采用人肝微粒体孵育法,分别采用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美芬妥因、氢溴酸右美沙芬和咪达唑仑作为5个酶的探针药物,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探针药物代谢产物的浓度,比较分别加入待测药物和空白缓冲液时代谢产物的初始生成速度。结果:六神丸对CYP1A2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为28.75μg/mL;肝苏颗粒对CYP2C19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为29.80μg/mL;丹参片对CYP1A2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为48.55μg/mL;贝羚胶囊对CYP1A2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为17.45μg/mL;复方夏天无片对CYP2D6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为40.26μg/mL;丹参酮胶囊对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173A4均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7.04、13.97、55.77、33.90μg/mL和34.57μg/mL;通风定胶囊对CYP2D6有明显抑制作用,IC铀为37.56μg/mL结论:所测定的多数中成药对药物代谢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些药物与药物代谢酶的底物药物联用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大,临床联合用药须谨慎。  相似文献   
8.
鼓室成形术中外耳道后上壁软壁重建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将本院在2000年11月至2003年8月间,对52例(52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进行了乳突根治加一期鼓室成形术,随访12个月以上的48例,复发流脓鼓膜穿孔3例,并将随访资料完整且手术成功的22例外耳道后上壁软壁重建一期鼓室成形术和23例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能提高直肠癌术前病理组织学分级准确性的肠镜活检方式。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该院肠镜活检确诊直肠癌并行手术治疗的10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6例)及对照组(52例),实验组采用内镜圈套器取材;对照组采用内镜活检钳取材,以术后大体病理切片组织学分级为标准,比较两种取材方式的活检切片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准确率。结果内镜活检钳取材组术前病理组织学分级准确率为67.3%,术前活检分级偏低的病例占25.0%,分级偏高的病例占7.7%。圈套器取材组准确率为89.3%(P<0.01),术前活检分级偏低的病例占3.6%,分级偏高的病例占7.1%。两组活检取材方式均无直肠穿孔及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内镜圈套器对直肠癌术前病理活检取材,能提高术前病理活检组织学分级的准确性,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活检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眶尖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鼻窦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使其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01-2012-03期间收治6例以眶尖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鼻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真菌性蝶窦炎2例,蝶窦囊肿2例,筛窦囊肿2例。所有病例术前行鼻内镜、CT或MRI检查,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结论:以眶尖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鼻窦病变临床上少见,临床医师尤其是眼科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易致误诊、漏诊。CT或MRI检查对本病诊断有较高价值,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尽早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