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TAPP术与Lichtenstein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的手术方式。方法选择腹股沟疝患者135例,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A组与B组,A组采取TAPP手术方式,B组采取Lichtenstein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疗效好于B组。结论外科治疗腹股沟疝时,应首选TAPP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及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黄疸(术后1周内出现)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97年12月至2005年12月之间895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3例中有21例术后出现早期黄疸,占2.3%;其中肝外胆管残留结石11例,钛夹部分夹闭胆总管4例。保守治疗治愈17例,手术4例。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黄疸原因众多,主要为残留结石,其次为腔镜技术性原因致胆管损伤,大部分可经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术前CT影像学分期为局部晚期胃癌即T4期胃癌,无远处转移、腹膜种植的患者33例,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2h奥沙利铂(Oxa)145mg/m2,然后将5-氟尿嘧啶(5-FU)3.5g/m2及亚叶酸钙(CF)500mg分别置入微量泵中,持续静脉滴注5d,每3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上述患者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经新辅助化疗治疗后,手术切除率为93.9%(31/33),总有效率为占66.7%(22/33),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2.1%(4/33);患者毒副反应较轻微,Ⅰ度+Ⅱ度病例数和Ⅲ度+Ⅳ度病例数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术前应行胃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可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直肠前突(Rectocele,RC)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4例直肠前突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消痔灵注射液治疗,而观察组采用PPH联合消痔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是75.68% (28/37),而观察组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则是94.59% (35/37),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7.2±3.5)d,而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2±1.3)d,差异显著(P<0.05);随访1年,对照组复发率21.62% (8/37),观察组复发率5.41% (2/37),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PPH联合消痔灵治疗直肠前突,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显著降低了复发率,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PPH手术并发症与粘膜下荷包缝合操作的关系.方法分析了35例PPH手术的有关并发症同术中荷包缝合操作的关系,找出并发症的原因,研究解决的办法.结果该组病例并发症为吻合口出血19例.残留皮赘3例.痔核脱垂4例.急便感、肛门口异物感等不适11例.均与手术操作相关.结论粘膜下荷包缝合不当易发生术后多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与开腹全胃切除术分别联合D2淋巴结清扫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28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行开腹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01),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4),两组术中淋巴结检出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肿瘤近远端切缘长度、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9%,低于对照组的18.42%(P<0.05)。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86±1.61年,两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3.035(95%CI:2.683~3.386)年,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2.856(95%CI:2.669~3.044)年,两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相比开腹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而言,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预后较好等优点,且术后远期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中采用不同缝合方法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重度脱垂性痔患者120例根椐术中不同的缝合方法分为单荷包组和双荷包组,每组60例.单荷包组采取单荷包缝合方法,双荷包组采取双荷包缝合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术后出血、住院时间、术后肛门坠胀不适、痔核回缩、肛缘水肿情况及治疗2月后复发情况.结果 双荷包手术时间为(27.6±8.3)min长于单荷包组的(19.2±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出血率、术后痔核回缩率、肛缘水肿率及治疗2个月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采取PPH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患者时,术中缝合方式应选择双荷包缝合.  相似文献   
9.
肝实质切开取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肝实质切开取肝内胆管结石的利与弊,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998-2003年行肝实质切开取肝内胆管结石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纯肝实质切开取石8例,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25例,术后发生胆汁漏4例,膈下脓肿3例,残留肝内胆管结石3例,结石复发14例。结论肝实质切开取石与最受推崇的肝叶段切除比较,结石取尽率相当,但结石复发率明显高于后者,适用于年老、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危重患者急诊手术,或不具备肝叶段切除手术条件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中采用不同缝合方法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重度脱垂性痔患者120例根椐术中不同的缝合方法分为单荷包组和双荷包组,每组60例。单荷包组采取单荷包缝合方法,双荷包组采取双荷包缝合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术后出血、住院时间、术后肛门坠胀不适、痔核回缩、肛缘水肿情况及治疗2月后复发情况。结果双荷包手术时间为(27.6±8.3)min长于单荷包组的(19.2±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出血率、术后痔核回缩率、肛缘水肿率及治疗2个月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取PPH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患者时,术中缝合方式应选择双荷包缝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