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纳米技术与医学的结合在选择性靶向及治疗肿瘤领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通过应用纳米载体确保了装载药物的靶向递送与稳定性,增强了细胞摄取和生物相容性。目的:制备一种谷胱甘肽和pH值双响应性CD24适配体修饰的载铁死亡激动剂Erastin和双质粒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PC(coBP)Ca,探讨其在体外对三阴性乳腺癌中CD24高表达细胞的精准靶向性和可行性。方法:PEG-CAPDB经过多次聚合反应生成纳米微球骨架COOH-PEG-CPADB-[co BMA co PDSMA],再通过自组装合成内载铁死亡激动剂Erastin、1-2M2ge化合物、NF2敲除质粒和YAP过表达质粒形成PC(coBP),利用SELEX技术筛选CD24适配体,进一步修饰PC(coBP),最终形成载药纳米微球PC(coBP)Ca。检测PC(coBP)Ca表面CD24适配体修饰、对谷胱甘肽和pH值的敏感性、逃逸免疫细胞吞噬的性能及靶向性能、逃逸溶酶体吞噬和药物突释性能及对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结果与结论:PC(coBP)Ca的平均粒径为(141.11±13.43) nm,平均多分散性指数为0.353±0.074,平均...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三阴性乳腺癌(TNBC)容易发生侵袭转移,恶性程度极高。笔者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4)在TNBC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预后相关,进而本研究进一步探讨FAT4对TNB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及不同TNBC细胞系(BT-549、MDA-MB-231、MDA-MB-468、MDA-MB-436)中FAT4的表达水平。选择其中合适的TNBC细胞系,分别转染FAT4-shRNA(FAT4敲低组)、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以未处理的TNBC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凋亡率、侵袭与转移能力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检细胞中Hippo信号通路下游靶点YAP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比较,各TNBC细胞系中FAT4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均P<0.05)。功能实验选用BT-549细胞和MDA-MB-436细胞。无论在BT-549细胞或MDA-MB-436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FAT4敲低组在转染后24、48、72 h的增殖能力均明显升高、凋亡率明显降低、侵袭与转移能力明显增强(均P<0.05);YAP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磷酸化YAP(p-YAP)表达量明显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水平明显降低,而间质标志物N-cadherin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AT4表达水平在TNBC细胞中普遍降低,FAT4表达的降低能增强TNBC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减少TNBC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FAT4降低后Hippo信号通路下游的YAP蛋白磷酸化减少,从而促进EMT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低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E3A)的表达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载体分别将构建的3条UBE3A shRNA序列转染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检测干扰效率后,筛选出干扰效率最高的序列用于实验。分别采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实验、流式细胞术观察MDA-MB-231细胞经所选用的UBE3A shRNA序列转染后侵袭能力、增殖能力与细胞周期的变化,以转染阴性对照组序列和无处理的MDA-MB-231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结果:成功构建UBE3A 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筛选出干扰率最高的UBE3A shRNA序列(UBE3A基因和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89.5%、45.3%)。与空白对照组细胞比较,下调UBE3A的MDAMB-231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且细胞周期出现明显的S期阻滞(均P0.05);阴性对照组细胞各项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下调UBE3A表达能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其增殖与侵袭能力,提示UBE3A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膜联蛋白A2 (Annexin Ⅱ,ANX 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中表达,以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中ANX A2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NX A2表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P<0.05),RT-PCR结果也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NX A2 mRNA的表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P<0.05).乳腺癌中ANX A2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nnexinA2表达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annexinA2可能是乳腺癌的生物学标记物之一,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红金消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男性乳腺肥大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临床诊断男性乳腺肥大症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与三苯氧胺(31例)、红金消结胶囊(30例)及二者联合用药(35例)治疗,两个疗程后,参照国家中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中医内科急诊规范》及超声检测腺体层厚度变化评估疗效,比较3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治愈率和有效率(45.7%、80%)高于三苯氧胺单药治疗组(32.2%、54.8%)、红金消结胶囊单药治疗组(26.7%、60%)(P<0.05);40岁以上联合用药组患者(47.8%、82.6%)较40岁以下患者(41.6%、66.7%),疗效更佳(P<0.05)。结论:红金消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男性乳腺肥大症是较为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案,对40岁以上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和黑素亲和素(MLPH)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中AR与MLPH的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及预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非特殊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R和MLPH的蛋白表达,分析AR、MLPH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免疫组织荧光法检测AR与MLPH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定位情况。结果:数据库显示,AR和MLPH均在乳腺癌中高表达,表达呈正相关(r=0.73,P<0.05)。AR和MLPH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OS)、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均优于低表达患者(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AR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和绝经状态无关(P>0.05);MLPH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和绝经状态无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R与MLPH的表达在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镇静药对局麻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过程中痛觉感受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局麻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男性患者60例,年龄20~60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咪达唑仑镇静组(M组)和右美托咪定镇静组(D组),每组20例。观察记录各组患者术中痛觉评分及术后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M组患者术中的痛觉评分增高而满意度评分无显著差异,D组患者痛觉评分降低而满意度评分增高。结论:镇静对痛觉的影响与使用的镇静药物相关,对于局麻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咪达唑仑镇静时可增加痛觉感受而右美托咪定可降低痛觉感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乳腺癌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0(USP20)、Ezrin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乳腺癌组织中USP20与Ezrin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方法用于检测USP20与Ezrin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定位,并分析它们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hRNA-USP20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USP20基因及蛋白的过表达水平,然后观察过表达USP20后Ezr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USP20与Ezr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和78.5%,而在邻近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与邻近相对正常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USP20与Ezrin阳性表达均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USP20与Ezrin阳性表达均主要在乳腺癌组织细胞质中,少量在细胞核。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WHO分级、分子分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shRNA-USP20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USP20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elta/Notch样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受体(DNER)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9例TNB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运用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NER蛋白表达水平,用RT-PCR检测组织中DNER mRNA表达水平。用配对χ2检验(McNemar检验)比较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DNER阳性率的差异,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DNER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用配对t检验比较DNER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DNER mRNA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两两比较用LSD法。 结果DNER蛋白在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1%(32/39),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3.1%, 9/39)(P<0.001)。DNER蛋白在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χ2= 6.121,P=0.026)、淋巴结转移(P=0.005)及TNM分期(P=0.030)有关。RT-PCR检验结果显示,DNER mRNA在TNB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0.768±0.067比0.487±0.041,t=4.793, P<0.001);DNER mRNA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F=8.392, P=0.001; t=5.178,P<0.001; t=4.925,P<0.001)。 结论DNER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与TNB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是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的乳腺癌患者使用阿贝西利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为乳腺癌患者合理使用阿贝西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FAERS 2017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乳腺癌患者使用阿贝西利相关的ADE,按《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ical dictionary for regulatoryactivities,MedDRA)、系统-器官分类(system organ class, SOC)和首选术语(preferred term, PT)进行分类,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 ROR)、比例报告比值法(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 PRR)、贝叶斯置信区间神经传播网络法(bayesian confidence interval neural propagation network method, BCPNN)和多重伽马-泊松收缩估计法(multi-item gamma poisson shrinker, MGPS)挖掘并分析可疑风险信号。结果 排除重复后,检索时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