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文如 《健康世界》2014,(7):94-95
我们现在常吃的茄子原产于东南亚(一说印度),公元4世纪以后才传入我国。在唐朝,茄子被称为落苏。意为熟食茄子如同品尝酪酥一样绵软可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列为菜品中首位,茄子的美名也因此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2.
综合分析近年来地龙规范化生产的相关研究,重点针对地龙的种质资源调查、品种鉴定、人工养殖技术、采集加工和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评述。地龙规范化养殖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着野生药用资源不足,药材品种混杂以及药材品质优劣参差不齐等问题。特别是缺少规范化养殖、产地加工和饮片炮制等关键技术的专项深入研究。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今后研究的主攻方向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如 《健康世界》2013,(11):96-97
马铃薯就是我们常说的土豆,也叫洋芋、山药蛋,德国人叫地梨,在法国的名字比较有趣,叫“地下苹果”。马铃薯原产于安第斯山区和智利沿海山地,当地印第安人将其作为主要食物。1536年由西班牙水手引种到欧洲,很长阶段被当作奇花异草观赏,当时的法国王后甚至将马铃薯开出的花戴在头上做装饰,令法国人一度将其作为时髦高贵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文如 《健康世界》2014,(11):98-99
《诗经》曾提到:“其籁伊何,惟笋及蒲”。古代的文人墨客总是钟情于竹子,也喜食竹笋,陈志岁《马蹄笋》云,“谁种拿云百万丛,夏秋生子马蹄同。快刀切下真如雪,清气漫来未藉风。”竹笋四季皆有,但因冬日时令蔬菜偏少及冬天的笋个大肥满,就有了所谓:“尝鲜无不道冬笋”之说。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双语训练对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万方、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时限为2011年至2021年5月,并辅以参考文献回溯和手工检索,提取相关数据。结果 共获得有效文献21篇,来自12个国家,主要来源于医学、神经病学、心理学、生物学等相关的期刊,发表时间集中在2017年和2019年。研究包括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目标群体包括健康人群、痴呆患者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主要涉及双语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双语训练对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途径及其效果、老年人双语训练的局限性等。结论 双语训练能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提高与记忆、注意和执行功能相关的脑功能连接性,延迟AD或痴呆的发病时间。脑结构和脑功能的改善是认知功能改善的主要原因,包括脑区连接增加、改变皮质回路激活水平和保持大脑结构的完整性和可塑性等;训练效果主要表现为执行功能和知觉功能的改善,延缓认知功能减退速度,并能在短期内起效。双语训练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促进语言功能,保持大脑结构完整性,使用更多神经回路补偿。相关研究缺乏统...  相似文献   
6.
文如 《健康世界》2014,(9):92-93
食中益身 桂圆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在我国主要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其中以福建产量最多。有虎眼、石硖龙眼、乌圆、鸡公仔、红核子、花壳龙眼等30余个不同的品种,其中尤以福建云霄、莆田虎眼和广州石硖龙眼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