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磁共振DWI成像技术在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脊髓型颈椎病(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及影像学证实为CSM患者,22例非CSM患者行颈髓MRI和扩散加权成像,分析病变表现并测量其ADC值。结果:48例均获得弥散加权图像和弥散系数。CSM患者受压部位ADC值明显高于邻近部位和正常颈髓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CSM脊髓受压部位T2WI出现高信号,ADC值增高;9例T2WI表现为等信号,其中有6例表现为脊髓受压部位ADC值增高,DWI显示不同信号组受压部位平均ADC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信号组受压部位与相应邻近正常部位平均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可以通过受压脊髓ADC值改变更早的判断脊髓内部变化,比常规T2WI能更早、更准确显示脊髓受压的情况,从而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MRA分型,并探讨椎动脉发育异常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3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MRA,并对照分析正常对照组MRA。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分六型,A型(椎动脉硬化型);B型(椎动脉受压型);C型(椎动脉迂曲型);D型(椎动脉发育异常型);E型(混合型);F型(椎动脉正常型)。该研究组共发现椎动脉纤细病例62例,占所有病例的47%(62/132)。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MRA表现以混合型为多,椎动脉发育异常是其发病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门区肿瘤外科治疗中采用肝圆韧带间置肠肝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7例肝门区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肝门区肿瘤切除术,术中研究组采用肝圆韧带间置肠肝吻合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吻合术。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肝功能指标及生存率差异。结果: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48 h主要肝功能指标、血红蛋白及白细胞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53%vs. 54.17%,P0.05);两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门区肿瘤手术治疗中采用肝圆韧带间置肠肝吻合术能够获得与常规吻合术相当的近远期疗效,并可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DCE序列对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随访前期研究中的48例(男38例、女10例)确诊为早期AS并经中西医治疗的患者,通过磁共振DWI及DCE扫描,获取治疗后关节面下骨髓ADC平均值,绘制TIC曲线,计算Fenh、Senh值及达峰时间Tmax值,与前期研究所获取治疗前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对。[结果]经临床治疗的患者骶髂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平均值:髂骨侧为(4.34±0.55)×10-4mm2/s,骶骨侧为(3.96±0.23)×10-4mm2/s,均较治疗前减低,组间差距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半定量指标Fenh、Senh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Tmax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骶髂关节骶、髂侧ADC值与Fenh值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髂侧ADC值与Senh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磁共振DWI及DCE序列可用于评价AS炎症活动程度变化,反映早期AS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可为临床疗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最近十五年来法国在反刍动物饲养上应用合成的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重要成果。这些研究主要是利用由玉米青贮料和其他大容积的碳水化合物饲料为基本饲料组成的日粮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SCT后重组技术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60例经MSCT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MSCT表现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朵60例患者共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64个,表现为十二指肠腔外的囊状突出,可呈液性囊状影、液-气囊状影及气体囊状影等,位于十二指肠降段与姨头之间。MPR重组技术从不同方位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形态、位置及与胆总管、胰腺之间的关系。结论MSCT及其后重组技术有助于PAD的诊断,明确PAD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PAD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MSCT的血管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建图像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SCTA对15例胡桃夹综合征病例进行泌尿系增强多期扫描,并获得各种后处理图像。结果 15例胡桃夹综合征病例均可见肠系膜上动脉(SMA)压迫左肾静脉(LRV)的征象。CT多平面重建(MPR)直观地显示了腹主动脉(AO)与SMA之间的夹角,两者之间交角13.4°~31.8°,平均为21.5°±4.6°。LRV受SMA压迫狭窄处前后径为2.8~4.1mm,平均为3.4mm,近肾端左肾静脉明显扩张,前后径为11.8~18.2mm,平均为15.6mm,两者的管径之比为1:4.20~6.43;受压处左肾静脉上下径明显拉长,直径为11.3~21.2mm。结论 MSCTA可清楚地显示胡桃夹综合征的LRV形态及立体走向,利用重建功能准确、直观地评估LRV扩张及变窄的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 DWI 联合 DCE-MRI 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48例临床早期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影像资料,分析其 DWI 及 DCE 序列图像,分别测量骶侧髂侧关节面下骨髓的 ADC 值,并与21例健康志愿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增强因子 Fenh、增强斜率 Senh 和达峰时间 Tmax,并与正常组对照,绘制病例组时间-信号曲线(TIC),对 ADC 值与 Fenh、Senh 值之间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髂骨侧关节面下骨髓区 ADC 平均值为(5.05±1.10)×10-4 mm2/s,骶骨侧为(4.63±0.79)×10-4 mm2/s,均较对照组增高;病例组骨髓区Fenh、Senh 高于对照组,Tmax 低于正常值;病例组 TIC 表现为Ⅱ型,Ⅲ型;病变区 ADC 值与 Fenh 值之间呈高度直线相关关系(P <0.05),相关系数 r=0.705。结论:磁共振 DWI 及 DCE-MRI 对早期 AS 患者骶髂关节骨髓异常改变显示敏感;病变区 ADC 值与 Fenh 值相结合,增强了早期诊断本病的信心,提供了影像诊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SCT肝脏增强扫描动脉早期(EAP)成像在肝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0例肝局灶性病变患者行MSCT扫描(平扫、增强EAP、门脉期),分别由两位资深影像医师独立进行阅片,分析各病变EAP的显示情况及强化特点。结果 130例患者中82.3%的病灶EAP有强化,分别为HCC(92.5%,37/40),肝血管瘤(100%,34/34),肝转移瘤(83.3%,25/30),肝脓肿(100%,10/10),胆管细胞癌(25%,1/4)。其中病灶内异常血管及不均匀强化对HCC、边缘结节状强化对血管瘤、环状强化对转移瘤的阳性预测值及特异性分别为79%-100%和91%-100%。结论 MSCT增强扫描EAP在肝局灶性病变的检测、定性方面均有重要价值,为其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股骨颈疝窝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颈疝窝的CT和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临床确诊股骨颈疝窝患者的髋关节27例CT和14例MRI的表现。结果:27例股骨颈疝窝中,双侧7例、右侧12例和左侧8例。病灶均位于股骨头基底和股骨颈近段前外侧皮质下,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最大径3-13mm,平均9±0.5mm。CT表现为边界清晰,周边有硬化环的低密度影,并见有一裂隙向外穿越邻近骨皮质。MRI因疝窝内容物成分不同而呈不同信号。结论:股骨颈疝窝位于股骨头基底和股骨颈近段前部皮质下,多伴有清晰的薄层硬化缘。邻近皮质与病灶相通的裂隙样缺损是诊断股骨颈疝窝为特异的征象。CT具有确诊价值,MRI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