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rhTPO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促血小板生成素(human thromlbopoietin,hTPO)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分离纯化及生物学活性初步鉴定。方法:利用RT-PCR法从人胎肝细胞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其定向插入pQE30表达质粒T5启动子下游的多克隆区,转化大肠杆菌M15,得到pQE30-TPO的工程菌,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纯化。将表达产物给血小板减少模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观察注射后不同时间血小板量的改变。结果: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 IPTG)诱导培养,该工程菌可以产生单一特异性的高表达蛋白条带。将纯化后的表达蛋白注射小鼠,结果显示对实验性小鼠血小板减少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高效表达了重组hTPO,该产物具有促血小板生成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在异体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中占重要地位 ,各类细胞因子对移植排斥有不同作用。近年来 ,人们对各类细胞因子在移植排斥中的表达及作用机理、细胞因子与移植排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研究 ,取得了很大进展。部分细胞因子或其抗体可抑制排斥反应 ,诱导移植耐受 ,为临床治疗移植排斥、提高移植器官存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人血小板生成素全长cDNA克隆,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QE30-TPO。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人胎肝细胞mRNA中扩增目的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经菌落PCR鉴定后,DNA序列分析重组质粒pMD18-T-TPO。构建并鉴定原核表达载体pQE30-TPO。结果:构建了重组克隆载体pMD18-T-TPO和重组表达载体pQE30-TPO,序列分析表明,获得的TPO cDNA序列与国内外报道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QE30-TPO,为TPO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与移植排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因子在异体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中占重要地位。各类细胞因子对移植排斥有不同作用。近年来,人们对各类细胞因子在移植排斥中的表达及作用机理,细胞因子与移植排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部分细胞因子或其抗体可抑制排斥反应。诱导移植耐受,为临床治疗移植排斥,提高移植器官存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庞芹  张杨春  李璐娜 《河北医学》2022,(11):1850-1854
目的:探究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联合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对其术后心功能低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1例AMI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组,将单纯采用PCI手术治疗者纳入对照组(n=39),将IABP联合PCI治疗者纳入研究组(n=42),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脑钠肽(BNP)、高敏肌钙蛋白T(TNT-HS)、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TNT-HS、CK-MB、BNP、肺动脉楔压(PCW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显著降低,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有创动脉收缩压(SBP)、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性心律失常、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PCI术、IABP治疗,可有效改善AMI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BNP、CK-MB、TN...  相似文献   
6.
MIF在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排斥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在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排斥前后脾组织和移植皮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探讨MIF表达与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排斥的关系。方法:利用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模型,对皮肤移植后不同时间的小鼠脾细胞和移植皮片进行RNA提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对照,比较移植前后MIF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移植后的移植皮片中MIF的相对表达量有明显变化,移植后第1、7、14天,逐渐升高,在排斥高峰期第14天达到最高,第21天皮片完全排斥后下降,但仍比移植前水平高。在移植过程中,脾细胞MIF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在移植排斥过程中,移植物局部MIFmRNA表达增强,提示MIF可能参与了小鼠同种皮肤移植的局部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新活素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HF)疗效及对心功能和血清可溶性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sST2)、重组人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N-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影响,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扩张型心肌病HF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excel利用公式f(x)=rand()产生随机数字,再利用排序功能进行随机分组,得出随机总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1)。两组患者均进行标准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标准基础治疗之外予以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新活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d后疗效差异,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每搏排血量(SV)]、血清标志物(sST2、Galectin-3、NT-pro BNP)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治疗7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存在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8%,高于对照组的83.61%(P<0.0...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在异体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中占重要地位,各类细胞因子对移植排斥有不同作用。近年来,人们对各类细胞因子在移植排斥中的表达及作用机理、细胞因子与移植排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部分细胞因子或其抗体可抑制排斥反应,诱导移植耐受,为临床治疗移植排斥、提高移植器官存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获得小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全长基因克隆 ,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QE3 1 MIF。方法 :用RT PCR技术 ,以特异性寡核苷酸为引物 ,从小鼠脾脏总RNA中扩增MIF基因 ,插入pMD1 8 T载体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克隆。构建并鉴定原核表达载体pQE3 1 MIF。结果 :成功克隆了小鼠MIF基因 ,构建了重组质粒pMD1 8 MIF及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序列分析显示获得的MIF基因cD NA序列与文献报导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QE3 1 MIF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IF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获得足够量的高纯度小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重组蛋白。方法:酶切重组克隆质粒pMD18-MIF,将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1,构建相应的重组表达质粒pQE31-MIF,将此质粒转化大肠杆菌M15,得到转化子。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菌体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分析,并用Ni—NTA凝胶进行纯化。结果:MIF基因重组体构建成功,克隆的目的基因片段在M15中产生的融合表达产物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中具有与抗MIF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特性。得到了纯化的目的蛋白。结论:MIF基因片段可在大肠杆菌中有效表达,表达产物可以与抗MIF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并得到纯化的MI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