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法定量检测HBsAb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99例乙肝两对半的临床标本,分为观察组(TRFIA法)和对照组(ELASA法),对比两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检测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检测结果的模式对比,少见及罕见的模式一致相符率明显低于其他常见模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法定量检测HBsAb的敏感性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ASA)法要高,能进行HBV血清标志的特异性检测,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与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5例健康人和83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采用吡喃氧化酶(PROD)法测定1,5-AG;酮胺氧化酶(KAO)法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结果NIDDM患者血清AG含量(30.1±11.6μmol/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79.3±49.2μmol/L),GSP含量(328±29.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79±28.5μmol/L).患者血清AG含量与空腹血糖(FBG)及GSP呈明显负相关(γ值分别为-0.425和-0.236,P值分别<0.01和0.05).AG和GSP对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3.8%和82.1%.结论结果提示血清AG含量测定可做为糖尿病诊断,筛选和血糖控制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衰(AHF)患者NTpro-BNP,cTnI,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342例AHF患者和3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2组NTpro-BNP,cTnI,hs-CRP及LVEF水平及随访期间死亡率.分析患者NTpro-BNP,cTnI,hs-CRP与其LVEF的关系及其联合预测患者死亡率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NTpro-BNP,cTnI,hs-CRP均较对照组升高,LVEF则较对照组降低;与T0比较,患者T2、T3、T4的NTpro-BNP,cTnI,hs-CRP均降低,LVEF则升高;心衰较严重患者其NTpro-BNP,cTnI,hs-CRP较高,LVEF则较低(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NTpro-BNP,cTnI,hs-CRP较低,LVEF则较高(P<0.05).AHF患者NTpro-BNP,cTnI,hs-CRP与其LVEF均呈负相关且预测预后的价值良好.结论 AHF患者NTpro-BNP,cTnI,hs-CRP与其心功能相关且其联合预测预后的价值较高,可能作为AHF患者心功能及患者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发生微血管病变者纳入DMAP组(98例),未发生微血管病变者纳入非DMAP组(102例),比较两组的VEGF、CysC水平,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DMAP组的VEGF和CysC水平均高于非DM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和CysC均为糖尿病患者并发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微血管病变时血清VEGF、CysC水平均升高,VEGF与CysC均为糖尿病患者并发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病情监测与诊断中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防止新兵入伍把传染源引入部队,我们从1986.12—1993.12于新兵检疫期间,对每年入伍的新兵,全部进行了HB_aAg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普查对象 1986.12—1993.12入伍的新战士1135人,其中男性838人,女性297人。年龄15—20岁。农村籍新兵859人,城镇籍新兵276人。空腹采血收集血清备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与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5例健康人和83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采用吡喃氧化酶(PROD)法测定1,5-AG;酮胺氧化酶(KAO)法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结果NIDDM患者血清AG含量(30.1±11.6μmol/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79.3±49.2μmol/L),GSP含量(328±29.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79±28.5μmol/L)。患者血清AG含量与空腹血糖(FBG)及GSP呈明显负相关(γ值分别为-0.425和-0.236,P值分别<0.01和0.05)。AG和GSP对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3.8%和82.1%。结论结果提示血清AG含量测定可做为糖尿病诊断,筛选和血糖控制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肠杆菌科细菌qnr耐药基因的流行现状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在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中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特征。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4种肠杆菌科细菌共148株,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用qnr特异性基因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基因型的测序分析,并通过网上GenBank进行比对以确定编码酶基因的类型。结果对喹诺酮类耐药的50株大肠埃希菌检出qnrA1株(2.0%)、qnrB5株(10.0%)、qnrS3株(6.0%),有1株同时携带qnrB、qnrS;30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qnrA1株(3.3%)、qnrB8株(26.7%)、qnrS10株(33.3%),有3株同时携带qnrB、qnrS;18株阴沟肠杆菌检出qnrA13株(72.2%)、qnrB5株(27.8%)、qnrS4株(22.2%),有3株同时携带qnrA、qnrS,3株同时携带qnrA、qnrB;50株鲍氏不动杆菌未检出qnr基因;携带qnr基因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70.0%,呈现出多药耐药现象。结论医院临床分离4种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中,除鲍氏不动杆菌未检出qnr基因,其余3种均检出qnrA、qnrB、qnrS基因,以阴沟肠杆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携带qnr基因肠杆菌科呈现出多药耐药现象;医院在抗菌药物选择压力下,存在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监测与鼻咽癌术后适形放疗后复发转移预测的作用。方法 抽取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2年4月间收诊的50例III期至Ⅳa期的鼻咽癌患者,在其术后开展适形放疗,以流式细胞仪、抗体标记联合进行CTCs监测,对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CTCs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肿瘤复发转移的预测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①通过术后适形放疗,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降低,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CTCs阳性率分别为84.00%(42/50)、56.00%(28/50)、26.00%(13/50),同阶段患者的CTCs数目持续降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②术后3个月,CTCs检测为阳性有13例,阴性为37例,阳性患者的总缓解率46.15%(6/13),显著低于阴性患者总缓解率97.30%(36/37),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③术后6个月CTCs阳性患者无新增转移率92.31%(12/13),与阴性患者94.59%(35/37)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AHF)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近1年来临床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的急诊患者154例,就诊后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测和N端脑钠脲肽前体(NT-ProBNP)检测。分为AHF患者组[87例,按心功能分级分为Ⅰ级(n=8)、Ⅱ级(n=10)、Ⅲ级(n=36)、Ⅳ级(n=33)]和非AHF组(67例,排除心源性疾病)。结果 (1)AHF组和非AHF组RDW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NYHA心功能分级级数的增高而增高。(2)RDW与NT-ProBNP的水平具有相关性,呈正相关。结论 AHF患者升高的NT-ProBNP与RDW是正相关的,RDW与急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DW结合NT-ProBNP可作为急性心力衰竭低廉、简易的辅助预测因子,也可用于临床心力衰竭分级。  相似文献   
10.
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i,GBS)是围产期严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可引发胎膜早破、晚期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一系列母婴不良结局,因而被欧美国家列为围产期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之一[1].为探讨围产期感染的GBS菌株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本研究对围产期感染GBS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并检测多种耐药基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