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癌患者和正常人,经MNNG诱导的DNA损伤修复功能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的方法。每组又分为对照组及MNNG诱导组。样品以~3H-TdR标记后经液闪仪计数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低发区正常人经MNNG诱导的DNA损伤修复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个地区食管癌患者修复能力均低于正常人,与地区无关。  相似文献   
2.
“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迄今,国内报告仅见四例(1~4)。现将我院发现的一例报告如下: 病史患儿吴××,女,75天(住院号0138427)。因粘液血便5天,呼吸困难、青紫1天于1981年9月2日入院。患儿足月顺产第二胎,出生后数小时始哭,哭声微弱、颤抖、低尖似猫叫。出生时甚为瘦小,现仍不能抬头,不会笑。  相似文献   
3.
自从Comings在1968年提出了癌症与皮纹学有关的报道后,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癌症的皮纹学与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为迸一步证实癌症有无皮纹学异常,我们选择了经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遗传易感性的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探索皮纹学能否作为癌症遗传易感性指标。从我院胸外科确诊为食管(贲门)癌患者的病例中,随机选择400例(食管癌组),其中男性322例,年龄37~79岁;女性78例,年龄39~78岁。对照组为健康人,男性322名选自  相似文献   
4.
肿瘤免疫学已直用于临床实践,如癌症的免疫诊断,癌症的免疫治疗等。临床发现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如淋巴细胞转化率等)低于正常人群,提示机体免疫状态和肿瘤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在先天性免疫缺陷或后天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中,自发或诱发的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5.
Halpern首先在1967年报告了应用厌氧棒状杆菌菌苗(Corynebacterium Parvum,简称CP)作为肿瘤的免疫治疗剂在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取得一定疗效(1,2)。但对CP的抑瘤机理至今尚不清楚。一般认为,菌苗的抑瘤作用系通过激活巨噬细胞而实现(3,4),近年来国内报道国产CP对肺癌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食管癌高发区磁县的七个食管癌高发家族成员进行了指掌纹调查。应用九项检查指标并与当地食管癌低发家族对照。数据用 t 检验法处理。调查结果发现食管癌高发家族的皮纹具有某些相关性变异。主要变化为:指纹类型频率分布方面,男、女性成员均有明显的斗形纹增多,男性弓形纹减少,女性弓形纹增多;主线横行指数中,男性 C 线指数增高,女性 A 线指数增高;大鱼际花纹频率男性减少,女性增多;手掌 C三叉缺失则男、女性均显著低于低癌家族。此种皮纹学特征能否作为遗传易感性的客观指征,能否作为普查中初筛,高危人群监护对象之参考依据,尚须在随访工作中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河北地区598例恶性肿瘤患者及310名健康人进行了结合珠蛋白(HP)表型及HP~1基因频率的测定。发现食管癌和肝癌患者的HP~(2-1)表型频率明显地偏高,而其它癌患组的HP~(2-1)表型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肝癌、大肠癌和肺癌患者的HP~1基因频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群组,而食道、贲门癌、胃癌,宫颈癌和乳腺癌组的HP~1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间无差异。 结果提示河北地区HP~1基因似与大肠癌、肝癌和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NSCLC)联合化疗的研究资料较少,文献报道大都认为此类肿瘤对化疗敏感性较低而不予重视。晚近,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药物的实验研究,观察到某些药物对NSCLC 有一定疗效。本文对近二年来晚期NSCLC 患者采用联合化疗的各种方案及其疗效进行综述,供临床参考。【化疗方案及疗效】1.长春花碱酰胺和顺铂(VDS-DDP)方案:业已证明VDS 和DDP 对NSCLC 均为单项敏感药物。Fuks 等报告,以上二药联合应用时可增加对NSCLC 的敏感性(11例中有效率44%),并对延长存活期有统计学意义。在诱导化疗中用VDS 3mg/m~2每  相似文献   
9.
应用厌氧棒状杆菌菌苗(CP)作为肿瘤免疫治疗佐剂,术前将CP直接注入食管癌和贲门癌瘤体中,术后继续皮下注射,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无论是临床近期疗效(术后随访1—2年),抑或免疫功能,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超微结构的变化特点是,CP组癌细胞间质反应加强,并有淋巴细胞聚集及浆细胞增多现象,表明CP在一定程度上有刺激局部免疫作用。分析临床资料,CP对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抑瘤作用不明显之原因可能由于本实验所采用的病例大多为中晚期,且70%伴有淋巴结转移,其中瘤体在5cm以上者占60—70 %,因而提出,对瘤体小,无转移的早期病例,使用适量CP瘤体内注入,可能取得较好的抑瘤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诊断性超声波对人体细胞遗传的致突变影响,本实验选用健康成人29名,每人取血10ml,分为1份对照组,9份实验组,超声波照射5分钟,频率为3、5、7.5兆赫,强度为1m W/cm~2,10~(-4)mW/cm~2,10~(-7)m W/cm~2,经体外培养,观察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CA)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CE)。实验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