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临界低碘投入地区分娩后母婴的甲状腺功能。研究数据表明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对临界缺碘高度敏感。同时指出,对一些高危人群如孕妇、新生儿,应增加供碘量。  相似文献   
2.
多种抗菌素问世后,用药方案与药物配伍不合理的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分别收集1991年-1993年共1407例住院病例医嘱,其中用药不合理428例(35.6%),在428例中联合用药不合理397例(92.8%),时辰用药不合理31例(7.2%)。故临床用药中降低疗效或增加毒副作用,对疾病恢复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3.
以胰腺炎为前驱症状的Fisher综合征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4岁。因视物成双,口角流涎,行走不稳2周入院。病人一个月前因左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在外科诊断为“胰腺炎”住院治疗,腹痛消失,血、尿淀粉酶降到正常范围内。近2周来逐渐出现头昏,视物成双,饮水呛咳,行走不稳。查体:神志清楚,理解力、计算力正常。视力、视野粗试正常,额纹消失,双眼闭目力弱,双眼睑下垂,双眼外展均不及边,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4mm,光反应迟钝,伸舌不偏,悬雍垂居中,双软腭不能上抬,咽反射消失,转头、耸肩有力。四肢肌力Ⅴ级,双侧膝腱反射消失,深、浅感觉正常。指鼻、跟膝胫实验欠稳准,  相似文献   
4.
对浙江省温州市的72例肺吸虫病患者及18例正常人按11项检验结果作聚类分析及逐步判别分析;根据谱系分枝图及判别函数的提示,这些患者可分成3种类型,并与临床上的肺型、肝型、亚临床型对应;结合临床情况提出:诊断肺吸虫病只需6项指标(肺吸虫抗原皮试、血白细胞计数、血中嗜酸性细胞比例、血沉、γ球蛋白比例及ELISA),而肝肿大、谷丙转氨酶、间接血凝试验等项可以省去而不影响判别效果。所得2组函数可能有助于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7岁。入院前10个月曾出现右眼球痛,前额压迫感,无热。未治疗半月后自愈。一周前鼻堵、流涕、前额微胀痛。3天前右眼球针刺样疼痛,右上眼睑下垂,右眼球活动受限伴复视,四肢活动良好,精神、食欲正常。30岁时曾患肺结核高血压7~8年。查体:BP22.16/14.63kPa一般查体无异见。意识清,回答切题,双瞳孔等大约3mm对光反射均迟钝。右眼睑下垂,右眼球外展位。向上、下、内活动均受限,视物向上、下、左均有  相似文献   
6.
1、16名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入院时(第7病日以内)脑脊液中单个核细胞的E-RFC平均是67.6±9.4%,7名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平均值是29.7±15.9%,两者有明显差异(P<0.01)。2、14名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入院时,脑脊液中单个核细胞的EAG-RFC平均是14.9±14.2%,细菌性脑膜炎平均60.9±13.1%,两者有明显差异(P<0.01)。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出血并应激性溃疡出血在临床上较常见,病死率甚高,故对该病的预防十分重要。我院于近3年应用甲氰咪胍静脉注射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并应激性溃疡出血6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7年9月~2000年10月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8例,诊断均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随机分为两组,甲氰咪胍组(下称治疗组)64例,男42例,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5年8月—2016年9月诊断为LDH并行PETD治疗的102例患者。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36个月时评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资料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86例患者完成36个月及以上随访,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19~88(46.96±14.03)岁,随访36~46(40.91±3.21)个月。86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术中转开放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2%(1/86),复发率为5.8%(5/86)。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36个月,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下降,JOA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术后36个月优良率为94.2%(81/86)。突出髓核(HNP)越大,术后腿痛VAS评分、ODI和JOA评分改善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的患者相比,BMI≥25 kg/m^2的患者JOA评分改善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治疗LDH可取得满意疗效。HNP大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BMI可能对预后也有一定影响,但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I型内皮素受体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VSMC增殖及内膜增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 型内皮素受体 (ETA)反义寡核苷酸(OD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和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方法  1细胞培养 :取家兔主动脉中膜消化后培养传代 ,经抗 α- actin鉴定后使用第 4~ 6代传代细胞 ;2人工合成ODN:经 Genbank检索筛选 ,合成含 18bp ETA- ODN片段 ,再对 5 端硫代修饰以增加稳定性 ,同时行地高辛标记以检测反义片段的细胞膜穿透性 ;3 MTT分光光度法检测 ETA-ODN对 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 ;4运用放射受体结合分析法 (1 2 5I- ET- 1)了解 ODN对 ETA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 ,以探讨其反义作用 ;5兔颈动脉空气干燥模型在体研究 ODN对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应用 F- 12 7凝胶载体携带 ETA-ODN(3.0μmol· L- 1 )导入血管周围 ,术后不同时间观察增生内膜相对厚度 .结果  ODN于培养后 12 h进入细胞内 ,并逐渐增加 ;15 μmol· L- 1 ETA- ODN对 VSM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2 4h后即有显著作用 ;ETA- ODN对 ETA表达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表现为 CPM于 2 4h逐渐减少 ;ETA- ODN导入后 ,血管增生内膜相对厚度减少 .结论  ETA- ODN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 ETA蛋白表达以及 VSMC的增殖 ;反义寡核苷酸是通过反义机制实现对 ETA蛋白和 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自80年代中期以来,卫生防疫站作为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在国家财政拨款不足的情况下,以有偿服务创收的形式弥补了经费的不足,为卫生防疫站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有偿服务创收过程中,切实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对规范有偿服务创收,真正有效地发挥补偿机制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按照有关规定,科学核定有偿服务创收指标 早在1992年,黑龙江省财政厅、卫生厅和物价局以黑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