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多器官衰竭 (MOFE)发病率不断升高 ,其病死率高达 62 % ,年龄越大 ,衰竭器官数目越多 ,病死率上升[1 ] 。MOFE一旦发生 ,病情十分凶险 ,预后极差 ,需要多学科合力抢救。近年来经过一系列对MOFE病理生理研究 ,对该综合征的认识也不断加深 ,临床抢救成效也得以提高 ,其中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在救治MOFE方面已显示其独特的疗效 ,现就有关内容简要概述。1 MOFE内科治疗原则及临床特征1 1 内科治疗原则 经过多年临床治疗经验 ,提出了MOFE救治原则 :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防止器官功能衰…  相似文献   
2.
郭晖  李杨波  苗艳艳  苗明三 《中医学报》2020,35(9):1975-1979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子宫发育不良的用药规律,分析动物模型特点。方法:收集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资料,运用Excel 2013、spss statistics 23.0、Clementine 12.0统计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分析特点。结果:建立了138首方剂组成的中药数据库和动物模型数据库。治疗子宫发育不良的高频中药(频数≥20)有24味,以补虚药为主。通过对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9个药对和4个聚类方。通过对复方的应用形式整理,发现临床多用汤剂治疗,散见外用。分析模型数据库可知动物模型有4种,选择的动物种类有3种,指标检测可选择行为学指标、生化指标、病理学指标、蛋白分子指标。结论:临床治疗子宫发育不良以补虚药为主,可配伍使用活血化瘀药、理气药等,给予患者汤剂治疗。分析得到的9个药对和聚类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模型采用卵巢全切除或卵巢部分切除制备肾虚证模型,采用卵巢部分切除合并地塞米松肌肉注射制备肾阳虚证动物模型,但与中西医临床病证仍然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老年人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占原发性脑出血的5%~10% ,其临床特点为大脑半球脑叶皮层或皮层下出血,易反复出血,脑组织血管病理学检查有诊断意义.现对我科近5年临床发现的8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认识脑淀粉样血管病.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常见多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且确诊时多数已属晚期。近年来,对肺癌有效的新药卡铂和足叶乙甙(CE)方案在肺癌化疗中受到重视。我们自1993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96例肺癌患者采用CE方案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并观察比较该方案对小细胞肺癌初治及复治患者的疗效,以及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96例肺癌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小细胞肺癌54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59岁。一般状况评分(Karnafsky)80分者占60%,60分者为40%。初治者39例(72·2%),复治者15例(27…  相似文献   
5.
李杨波 《中医药研究》2010,(10):1273-1274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老年人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占原发性脑出血的50%~10%,其临床特点为大脑半球脑叶皮层或皮层下出血,易反复出血,脑组织血管病理学检查有诊断意义。现对我科近5年临床发现的8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认识脑淀粉样血管病。  相似文献   
6.
7.
例1:男,26岁,发作性抽搐3个月余,嗜睡伴恶心、呕吐24h入院。平素口服卡马西平0.3g/d。2009年3月14日中午患者与家人生气后一次性口服卡马西平40片(患者清醒后述说),15:00家人发现患者恶心、呕吐,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同时发现患者多睡,叫之不醒,未诊治。于第2日下午就诊于我院,来院途中患者清醒,能正常回答问话,后收入院。  相似文献   
8.
<正>与难治性癫痫密切相关。我科于2006年8月至2007年3月对收治的7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进行前颞叶切除术(包括海马和杏仁核),病理证实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药外用毒性的表现形式、特点、防治方法。方法:通过对外用毒性中药、常见外用方法及中毒特点、外用毒性反应及救治方法进行研究,说明中药外用毒性反应特点。结果:中药外用是直接将中药作用于患处或穴位,使中药直接通过皮肤吸收或经脉的疏通作用达到全身给药的效果。外用中药不经肠胃,没有首过效应,且不会引起胃肠道刺激,不良反应小,是一种新型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给药方式。目前中药外用理论指导较少,使得一些中药外用时毒性难以控制。后续研究应以探究中药外用正确方法为主,以期降低外用毒性提高药效。结论:中药外治的毒性反应较弱,防治及救治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较高。但中药外用缺少相对应的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应补充完善,使中药外用更好地用于中药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