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在肺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新疆肿瘤医院确诊的肺腺癌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各4例,850K芯片甲基化检测平台检测肺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甲基化区域,Bump hunter寻找两组差异区域。Gene Ontology数据库和KOBAS软件对差异区域对应目的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EG分析。结果1.共筛选出DMR-1、DMR-2、DMR-3、DMR-4、DMR-6(以上位于chr6),DMR-5(位于chr11)和DMR-7(位于chr20)(P<0.05)七组差异甲基化区域。DMR-1目的基因为HLA-DPB1、HLA-DPA1,DMR-2的为POU5F1,DMR-3的为RP5-1186N24.3、SCAND3,DMR-4的为ZFP57,DMR-5的为LDHC,DMR-6的为LTA,DMR-7的为OXT。其中HLA-DPB1、HLA-DPA1等为高甲基化,SCANDS3和LTA为低甲基化。2.GO分析表明目的基因主要在干扰素-γ、MHC-Ⅱ类复合物等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KEGG分析显示目的基因甲基化主要在Ⅰ型糖尿病、NF-κB信号通路中高度富集。结论1.肺腺癌患者DNA甲基化的状态可能是引起肺腺癌发生的关键因素,尤其是HLA-DP,POU5F1及LDHC的甲基化状态,在肺腺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在GO功能和KEGG通路中,阐明了DNA甲基化异常导致疾病发展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宫颈原位腺癌(cervical adenocarcinoma in situ, CAIS)病理图像诊断模型。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病理科保存的CAIS患者病变组织、慢性宫颈炎患者正常宫颈管腺体病理切片。图像采集后,均按4∶3∶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使用训练集、验证集数据对VGG16、VGG19、Inception V3、Xception、ResNet50和DenseNet201共6种网络模型进行迁移学习训练和参数调试,构建可识别CAIS病理图像的卷积神经网络二分类模型,并将模型进行组合,构建集成学习模型。基于测试集数据,采用运算时间、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对模型识别CAIS病理图像的性能进行评价。  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CAIS患者病理切片104张、慢性宫颈炎患者正常宫颈管腺体病理切片90张。共收集CAIS、正常宫颈管腺体病理图像各500张,其中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图像分别400张、300张、300张。6种模型中,ResNet50模型的准确率(87.33%)、精确率(90.00%)、F1值(86.90%)及AUC(0.87)均最高,召回率(84.00%)居第2位,运算时间较短(2062.04 s),整体性能最佳,VGG19模型次之,Inception V3与Xception模型的性能最差。6种集成学习模型中,ResNet50与DenseNet201集成模型的整体性能最优,其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AUC分别为89.67%、84.67%、94.07%、89.12%、0.90,VGG19与ResNet50集成模型次之。  结论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构建CAIS病理图像识别模型具有可行性,其中ResNet50模型的整体性能较高。集成学习可提高单一模型对病理图像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中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表达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Topo-Ⅱ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Topo-Ⅱ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中阳性表达率为45.83%(33/72)。Topo-Ⅱ表达与神经母细胞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瘤患者的年龄、性别、肿块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局部浸润和临床病理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Topo-Ⅱ蛋白可以作为评价神经母细胞瘤转移和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研究其表达为神经母细胞瘤的化学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早期诊断与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银染法染色,检测子宫内膜增殖症患者(25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1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63例)检测病变内膜组织中单位细胞核内AgNOR的颗粒数,同时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并以因患宫颈原位癌子宫切除后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5例)为对照。结果:AgNOR每核颗粒数在正常子宫内膜(2.5±2.0)、子宫内膜增殖症(2.9±2.0)、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3.0±2.1)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样腺癌(7.4±2.2)中,AgNOR颗粒数明显升高,与其余各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NOR颗粒计数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分化程度(高分化4.7±2.3、中分化5.4±3.0、低分化7.5±2.1)、临床分期(Ⅰ期3.7±3.2、Ⅱ期4.5±2.9、Ⅲ期7.3±2.8、Ⅳ期7.8±2.3)、淋巴结转移(无转移3.6±3.3、有转移7.7±2.4)密切相关(P<0.05);AgNOR颗粒的形态分布随着子宫内膜病变的进展由单一型转变为弥散型。结论:AgNOR的每核颗粒数及其形态分布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AgNOR的颗粒数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判断疾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 探讨差异化甲基区域与肺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12月肺腺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各4例,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和850K芯片甲基化检测平台分别检测8例外周血基因谱数据,并以P<0.05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及差异甲基化区域,进一步行DNA甲基化-基因表达联合分析得到目的基因。[结果] 筛选出1 111个有意义的DEGs;针对DEGs各个区段甲基化的情况,筛选出4 519个差异甲基化基因,对比各组DNA甲基化和组间差异表达的全部基因,筛选出显著性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甲基化的基因,筛选得到6个目的基因,即CCR7、CD27、DSC1、LEF1-AS1、SLC8A1和LRRN3。GO功能分析显示差异甲基化区域在生物学途径、细胞成分和分子功能等方面密切相关。在GO功能和KEGG通路中,肺癌发生可能涉及CCL19和CCL21信号通路、缝隙连接、桥粒等分子机制,以及参与cGMP·PKG信号通路及钙离子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结论] CCR7、CD27、DSC1等甲基化的状态以及NFKB1-CCR7、STAT3-DSC1、SP1-CCR7等转录因子-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可能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差异甲基化区域在JNK通路及钙离子等信号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在肺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新疆肿瘤医院确诊的肺腺癌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各4例,850K芯片甲基化检测平台检测肺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甲基化区域,Bump hunter寻找两组差异区域。Gene Ontology数据库和KOBAS软件对差异区域对应目的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EG分析。结果1.共筛选出DMR-1、DMR-2、DMR-3、DMR-4、DMR-6(以上位于chr6),DMR-5(位于chr11)和DMR-7(位于chr20)(P<0.05)七组差异甲基化区域。DMR-1目的基因为HLA-DPB1、HLA-DPA1,DMR-2的为POU5F1,DMR-3的为RP5-1186N24.3、SCAND3,DMR-4的为ZFP57,DMR-5的为LDHC,DMR-6的为LTA,DMR-7的为OXT。其中HLA-DPB1、HLA-DPA1等为高甲基化,SCANDS3和LTA为低甲基化。2.GO分析表明目的基因主要在干扰素-γ、MHC-Ⅱ类复合物等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KEGG分析显示目的基因甲基化主要在Ⅰ型糖尿病、NF-κB信号通路中高度富集。结论1.肺腺癌患者DNA甲基化的状态可能是引起肺腺癌发生的关键因素,尤其是HLA-DP,POU5F1及LDHC的甲基化状态,在肺腺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在GO功能和KEGG通路中,阐明了DNA甲基化异常导致疾病发展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血流灌注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DCE-MRI)参数与直肠癌血管生成参数及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手术后病理确诊的直肠癌患者58例,术前行DCE-MRI,对肿瘤横断面兴趣区定量检测Ktrans、Ke、Ve和iAUC,术后病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评价Ktrans、Ke、Ve和iAUC在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病理分期(T1、T2、T3、T4)、淋巴结转移(阴性vs阳性)、远处转移(阴性vs阳性)、血管浸润(阴性vs阳性)、神经浸润(阴性vs阳性)]中的差异。Pearson Rank相关性方法分析Ktrans、Ke、Ve和iAUC与直肠癌血管生成相关参数VEGF及MVD的相关性。结果:Ktrans及Kep在不同T分期直肠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组间比较,Ktrans在T4期高于T3、T2及T1期(P<0.001、P<0.001、P<0.001),Kep在T4期高于T3、T2及T1期(P<0.01、P<0.001、P<0.001)。Ktrans及Kep在淋巴结转移(阴性vs阳性)、远处转移(阴性vs阳性)、血管浸润(阴性vs阳性)、神经浸润(阴性vs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 Rank相关性分析显示,Ktrans及Kep随着VEGF、MVD水平升高而升高,二者为正相关(P<0.000 1、P<0.000 1);Ve和iAUC与VEGF、MVD水平无相关性(P>0.05、P>0.05)。结论:DCE-MRI参数Ktrans及Kep可对直肠癌血管生成参数及临床病理T分期进行评估,可以作为术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预测参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腔未成熟畸胎瘤伴腹膜胶质瘤病(gliomatosis peritonei,G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盆腔未成熟畸胎瘤伴GP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6~39岁,肿物直径10~30cm。镜下见未成熟的原始神经外胚层及成熟或未成熟的中内胚层组织,其组织学分级Ⅰ级4例、Ⅲ级3例。GP镜下见多个完全成熟的神经胶质结节播散性种植于大网膜、腹膜及淋巴结。术后对3例未成熟畸胎瘤Ⅲ级患者采取辅助化疗,5例患者随访24.5~54个月,均生存,另2例失访。结论未成熟畸胎瘤伴GP极为少见,其预后与未成熟畸胎瘤的组织学分级相关,但其较未伴有GP的患者更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胶质瘤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颅内原发肿瘤,其发生和恶性进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肿瘤内新血管生成是影响其生物学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胶质瘤血管生成最主要的调节因子[1].  相似文献   
10.
腹部切口感染三种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感染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2005年10年间腹部切口感染89例,1995年1月~1998年1月呋喃西林纱条局部引流;1998年2月~2002年2月碘伏纱条局部引流;2002年3月~2005年3月过氧化氢纱条局部引流。对三种换药方法的切口愈合时间长短进行比较。结果呋喃西林平均需要换药(10.3±1.6)d,切口清洁能进行二次缝合;碘伏纱条平均(8.1±0.8)d能进行二次缝合;而过氧化氢纱条平均需(4.3±1.5)d能进行二次缝合。结论三种换药方法比较,过氧化氢纱条换药创面清洁最早,感染控制最快,距二次缝合的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