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CS)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腔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27例CS诱发DVT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下肢静脉造影;18例置入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并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及深静脉置管溶栓,其中6例植入支架;7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造影及置管溶栓;2例患者行浅静脉溶栓。结果:23例术后恢复良好,复查造影发现深静脉通畅,血栓基本消失,4例出院时肢体有轻-中度肿胀;术后2例因滤器内血栓而转为永久性滤器;围手术期无肺栓塞及严重出血事件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3年(平均18个月),3例活动后仍有下肢肿胀,余24例下肢无肿胀,缓解率达88.9%;彩超发现4例髂静脉闭塞,23例髂静脉通畅,通畅率达85.2%。结论:腔内治疗作为一种安全、微创的方式,可有效治疗CS合并DVT。  相似文献   
2.
MUC1与肝胆系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多种肿瘤组织中,MUC1呈异常表达和异常糖基化,虽然在肝胆系肿瘤,如肝癌,胆管癌,胆囊癌,其确切功能尚不清楚,但其在这些肿瘤的的特征性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就MUC1的表达与肝胆系肿瘤浸润、转移和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缺血(ALI)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62例ALI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包括急性动脉栓塞,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炎性血管病变以及主动脉夹层,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ALI表现。根据ALI类型或患者情况,分别行开放手术(取栓、内膜剥脱、补片成形、动脉转流),介入手术(置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复合手术或单纯药物治疗。结果:治疗成功48例(77.4%),截肢13例(21.0%),其中炎性血管病变患者截肢率高达77.8%,死亡2例患者(脑梗死、肾功能衰竭各1例);另1例因夹层致病的患者死于心衰。55例患者随访3~42个月,期间33例无明显症状,正常生活,20例仍有不同程度间歇性跛行或麻木,长期服药控制,2例死于心脑血管意外。结论:早诊断、早处理是ALI治疗的关键,如何选取合适的治疗方式是取得最佳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DSA引导下行胫后/胫前静脉穿刺置管碎栓/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7例混合型及中央型DVT患者行DSA引导下经胫后/胫前静脉穿刺置管碎栓/溶栓治疗,以术前、术后肢体的周径差以及溶栓后造影深静脉通畅情况评估疗效。结果:87例患者80例穿刺成功(91.9%),其中胫后静脉穿刺成功68例,胫前静脉穿刺成功12例,未穿刺成功7例行胫后静脉切开置管。置管成功后均行碎栓术,并行留置导管溶栓。与溶栓前比较,溶栓后患者小腿周径差明显减小[(4.28±1.02)cmvs.(1.06±0.42cm)],静脉通畅度评分明显降低[(10.25±1.84)vs.1.92±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SA引导下经胫后/胫前静脉穿刺置管碎栓/溶栓治疗下肢DVT是一种简便、有效、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孕产妇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人群。由于此时血液呈高凝状态,腹腔门静脉系统长时处于受胀大子宫压迫,门脉血流变缓,静脉壁内皮因受压而损伤,容易导致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SMVT)。该病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而一旦诊治不及时,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总结近2年来我科收治的孕产期A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孕产期ASMV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9月我科收治6例孕产期A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6例患者均以腹痛、腹胀入院,由增强CT明确诊断;年龄27~34岁;入院时起病2~6 d;5例剖宫产术后,1例引产术后,发病时间为术后7~30 d;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例行肠切除和直接置管溶栓、1例行直接置管溶栓、1例行间接置管溶栓,另3例仅行抗凝治疗。6例均随访,恢复良好。 结论:ASMVT起病急,无特异性表现,孕产妇处于高凝状态,是血栓好发人群,应加强筛查与防控,早诊断、早治疗能明显提高母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针对黏蛋白1(MUC1)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片段,体外观察其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MUC1-siRNA,脂质体法体外转染QBC939,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MUC1 mRNA的表达,Boyden小室法测定细胞的侵袭力.结果 双酶切、PCR及DNA测序证实MUC1-si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MUC1-siRNA的细胞中MUC1 mRNA表达水平为(0.529±0.011)、明显低于对照组(0.524±0.008)和(0.329±0.010)(P<0.01),且细胞侵袭力(52.56±4.69)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60.17±9.79)和(155.67±8.86)(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特异性MUC1-siRNA表达载体;该载体可有效抑制QBC-939中MUC1 mRNA表达,同时显著降低细胞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双介入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并发急性肺栓塞(APE)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5月对21例LEDVT并发APE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肺动脉导管碎栓、溶栓及患肢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APE发生部位:肺动脉主干2例、左肺动脉8例、右肺动脉6例、叶肺动脉5例;LEDVT发生部位:左侧9例、右侧12例。 结果:21例患者均完成肺动脉及下肢深静脉双介入治疗。术中即刻造影显示2例肺动脉主干完全开通,左/右肺动脉干8例完全开通,6例大部分开通,5例叶肺动脉部分开通。肺动脉压由(52±7)mmHg降至(27±4)mmHg,PaO2由(62±6)mmHg升至(82±6)mmHg(均P<0.01)。患肢血管彩超检查示血栓均有不同程度溶解,血流全部或部分恢复。健患侧膝上、下15 cm周径差分别由(9.0±4.0)cm和(5.0±2.0)cm降为(2.3±0.9)cm和(1.0±0.7)cm(均P<0.01)。 结论:对LEDVT并发APE患者的双介入治疗可以迅速恢复肺灌流量,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全身情况,以及溶解患肢深静脉血栓,改善肢体循环,减轻肢体症状,减少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患者治疗前后的CT血管成像(CTA)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6例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经CTA诊断为SISMAD(其中2例经DSA确诊,1例行支架置入,5例行保守治疗后复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前后的CTA表现.结果 6例CTA扫描5例均见真假腔及破口,4例见假腔血栓形成,2例显示假腔出口,真腔小,假腔大.5例保守治疗后3例无明显变化,2例缩小.1例介入下溶栓加支架置入后,管腔复通.结论 CTA能够清晰显示SISMAD的破口、内膜片及血栓等,是确诊SISMAD及评价其治疗效果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外周性假性动脉瘤(PSA)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9例外周性PSA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股动脉PSA中,9例采用瘤体清除、动脉结扎,2例行动脉转流术;4例肱动脉和2例桡动脉PSA采用瘤体清除、动脉修补;2例胫后动脉PSA、2例脾动脉PSA、3例髂内动脉PSA、1例肠系膜动脉PSA、2例颈外动脉PSA均采用弹簧圈栓塞;2例髂外动脉PSA采用覆膜支架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瘤腔完全闭塞,1例股动脉PSA术后出现肢体缺血、坏死,二期行截肢手术,1例感染性颈外动脉PSA术后死于咯血,其余患者疗效满意。结论:针对不同病因、不同部位的外周性PSA,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有助于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能量代谢非常旺盛,对其能量消耗量进行测定可为新生儿尤其是患病早产儿合理的营养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介绍了直接能量测定法,间接能量测定法和双标记水泥等测定方法,并能新生儿能量代谢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