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中角膜上皮瓣的弃留对高度近视(≥-6.00 D)术后反应、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欲行Epi-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80只眼,征得患者同意后,随机一眼行保留上皮瓣的Epi-LASIK手术(留瓣组),另一眼行丢弃角膜上皮瓣的Epi-LASIK手术(弃瓣组),术后均配戴亲水性角膜接触镜。观察术后第3、5天角膜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对术后1周,1、6个月裸眼视力及1、6个月角膜haze进行评价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第3、5天弃瓣组的角膜刺激症状明显轻于留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弃瓣组和留瓣组的角膜愈合时间分别为(2.96±0.51)d、(4.92±1.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弃瓣组裸眼视力优于留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6个月,两组角膜haz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i-LASIK手术丢弃角膜上皮瓣虽然能减轻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缩短上皮愈合时间,但同时增加了高度近视患者角膜haze的发生率,所以手术时应尽量保留角膜瓣。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远期对比敏感度改变,并评价Epi—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Epi—LASI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各40只眼的临床资料,Epi—LASIK和LASIK手术均采用德国鹰视世纪波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进行激光切削,术后随访6个月,对术后haze、屈光状态和对比敏感度进行分析比较。所有患者年龄分布在18~25岁,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均≥0.8,所有病例均无其他影响对比敏感度的眼疾,亦无其他可能会影响对比敏感度的全身性疾病。结果比较术后6个月时Epi—LASIK和LASIK两组手术后haze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的屈光度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远期疗效与LASIK基本一致,但Epi-LASIK适应证宽,尤其适用于角膜相对较薄、角膜曲率较大的患者,并且能明显减少角膜瓣并发症,较LASIK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央厚度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piLASIK术后Haze发生率及密度均较低,术后是否发生Haze与屈光度数,切削深度和切削率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内皮抑素(PEG—endostatin)抑制碱烧伤诱导的兔角膜新生血管(CNV)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碱烧伤法诱导兔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在碱烧伤后1d,治疗1、2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球结膜下注射50μg/mL PEG化内皮抑素、50μg/mL重组内皮抑素、生理盐水各0.2mL。以后隔日注射1次,共8次。动态观察CNV的生长状况。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在显微镜下进行微血管计数。结果治疗1、2组CNV的长度和面积、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数量均明显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而治疗1组的CNV的长度和面积、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数量均明显少于治疗2组(P〈0.05)。结论PEG化内皮抑素及重组内皮抑素都可有效抑制CNV的生长,但前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角膜干细胞移植在翼状胬肉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78只眼)翼状胬肉实施角膜干细胞移植,观察术后反应、移植片的生长及翼状胬肉的复发情况。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有一过性刺激反应,结膜移植片生长良好,随访24个月未见有复发病例。结论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比较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对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11/2017-09在我院行FS-LASIK手术(FS-LASIK组)和SMILE手术(SMILE组)的近视患者各60例60眼,术前和术后3mo使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前表面6、7、8、9mm直径范围Q值和角膜前表面像差。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角膜前表面各直径范围Q值均无差异; 术后3mo,均明显高于术前,且FS-LASIK组患者角膜前表面6mm直径范围Q值明显高于SMILE组(0.89±0.43 vs 0.47±0.32,P<0.05)。术前,两组患者角膜总高阶像差和角膜球差均无差异; 术后3mo,两组患者角膜总高阶像差也无差异,但FS-LASIK组患者角膜球差高于SMILE组(0.43±0.23μm vs 0.31±0.11μm,P<0.05)。

结论:FS-LASIK和SMILE术均改变了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术后角膜前表面Q值均向正值方向变化,且SMILE术对角膜前表面Q值和角膜像差的改变均小于FS-LASIK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 RGPCL)长期配戴的安全性和对角膜形态的塑形作用。方法:对圆锥角膜患者选配合适的高透氧RGPCL,分别于配戴前及配戴后12、18个月行角膜曲率计和角膜地形图检查,采集角膜中央散光值、锥顶K值、锥顶偏心距离、SRI、SAI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组,配戴RGPCL后角膜散光、锥顶K值、锥顶偏心距离、SRI、SAI较配戴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中度组,除12个月时锥顶偏心距离、角膜散光值较配戴前无显著变化外,其他各项参数亦有明显降低,18个月时下降更为明显;重度组,12个月时除锥顶K值显著减小外,其他参数变化不大,18个月时除锥顶偏心距离的变化不显著外,其他参数显著降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硬性高透气性角膜接触镜长期配戴是安全的,对圆锥角膜形态有一定的塑形作用,从而达到减轻或控制圆锥角膜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长期配戴的安全性和对角膜形态的塑形作用。方法:对圆锥角膜患者选配合适的高透氧RGPCL,分别于配戴前及配戴后12、18个月行角膜曲率计和角膜地形图检查,采集角膜中央散光值、锥顶K值、锥顶偏心距离、SRI、SAI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组,配戴RGPCL后角膜散光、锥顶K值、锥顶偏心距离、SRI、SAI较配戴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中度组,除12个月时锥顶偏心距离、角膜散光值较配戴前无显著变化外,其他各项参数亦有明显降低,18个月时下降更为明显;重度组,12个月时除锥顶K值显著减小外,其他参数变化不大,18个月时除锥顶偏心距离的变化不显著外,其他参数显著降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硬性高透气性角膜接触镜长期配戴是安全的,对圆锥角膜形态有一定的塑形作用,从而达到减轻或控制圆锥角膜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飞 秒 激 光 小 切 口 角 膜 基质透 镜 取 出 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对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范围内非球面参数(Q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SMILE治疗并定期随访3个月以上的近视患者81例81眼,使用 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对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角膜前后表面6 mm、7 mm、8 mm和9 mm直径范围的Q值进行测量,分析手术前后角膜前后表面Q值的变化规律,并对相关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SMILE术前角膜前表面6 mm、7 mm、8 mm、9 mm直径范围内Q值分别为-0.29±0.11、-0.33±0.11、-0.35±0.11和-0.38±0.11,术后3个月分别为0.47±0.34、0.51±0.33、0.50±0.31和0.43±0.28,进行配对t检验,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51、-24.75、-26.47、-27.49,均为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曲率变化与角膜前表面△Q值呈正相关 (r=0.89,P<0.05)。SMILE术前角膜后表面6 mm、7 mm、8 mm、9 mm直径范围内Q值分别为-0.12±0.18、-0.21±0.17、-0.29±0.16和-0.38±0.14,术后3个月分别为-0.07±0.18、-0.16±0.16、-0.24±0.15和-0.35±0.1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5、-5.11、-5.14、-3.51,均为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与角膜后表面△Q值呈正相关(r=0.56,P<0.05)。结论 SMILE手术改变了角膜前后表面的非球面特性,术后Q值均向正值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对角膜曲率、非球面性参数(Q值)及像差的影响。方法:选取行TPRK手术治疗并随访6mo以上的近视患者29例58眼,Pentacam行术前和术后检查。分析术前和术后6mo时1~8mm直径曲率、目标曲率和术后3mm环曲率,Q值和角膜像差。结果:1~8mm范围,角膜曲率术后比术前各范围均有显著性降低。术后3mm环曲率39.20±1.99D,手术目标曲率39.51±1.99D,两者呈显著相关(r=0.98)。术前术后Q值分别为-0.44^-0.30、0.34~0.66(P<0.05)。术前和术后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垂直彗差分别为0.41±0.10、0.17±0.08、-0.07±0.23和0.72±0.23、0.41±0.17、-0.24±0.32,术后有显著性增加;手术前后水平彗差分别为-0.03±0.12、-0.03±0.30(P>0.05)。结论:TPRK手术后角膜曲率显著性降低,3mm区域的变化量最大;术后Q值、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和垂直彗差均显著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