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益母草抗血小板聚集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益母草注射液对小鼠血小板内 cAMP、cGMP 以及大鼠颈动脉壁PGI_2样物质的影响。证明益母草能使小鼠血小板内 cAMP 含量升高,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对大鼠血管壁 PGI_2样活性物质无影响。其作用机制很可能是药物具有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或通过激素等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血小板细胞骨架在照射后发生的变化及辐射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大鼠经全身~(60)钴源丙种射线照射,当用ADP作诱导剂时,照射后3、6、9d的富血小板血浆(PRP)聚集率分别为对照组的135%、96%和O%;用胶原为聚集剂时,照射后的PRP均明显降低聚集能力。在照射后3d,大鼠的细胞骨架数量与成分大大增加。其中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等组分增加最为明显,同时还出现一些未知蛋白带。这些结果表明,照射后3d大鼠血小板处于激活态。照射后6d大鼠血小板细胞骨架成分和数量与对照组差别不大,而照射9d者的细胞骨架数量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初步纯化的血小板肌动球蛋白的肌动蛋白激活的Mg~(2+)-ATP酶活力,并观察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此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此酶活性有抑制作用。此酶最大反应速度V_(max)=78.15μmol/L·min,米氏常数K_m=2.1×10~(-3)mol/L。在丹参酮Ⅱ-A磺酸钠存在下(0.721mmol/L),VV_(max)下降至29.14μmol/L·min,但K_m不变可见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此酶具有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其抑制常数K_i=4.3×10~(-4)mol/L。这些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肌动蛋白激活-Mg~(2+)-ATP酶活力而表现抑制血小板各种功能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具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抗凝血、促纤溶、扩血管等作用。目前,丹参注射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据报道,对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脉管炎等血栓栓塞性疾病有较满意的疗效。但最近傅氏等报道复方丹参注射液有促进大鼠 Walker 256癌细胞血行播散的作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丹参及降香各一半组成,其中丹参为主药。为此,我们按照傅氏等报告的方法观察了丹参对大鼠Walker 256癌细胞血行播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小鼠的采血方法不少,但所得血液由於血流不畅或与皮毛及组织接触,导致组织因子混入及凝血Ⅻ因子激活,使小鼠凝血象测定不易准确。我们改进了采血及部分测定方法,用颈动脉塑料插管放血,采血量达到2-2.5ml,一次采血可进行十二个项目的凝血测定,现将C_3H.BALB/c.BG1.YG1.G15.SW1六种不同近交品系小鼠的测定结果及方法报导如下,提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6.
益母草、赤芍、当归、三棱、莪术、泽兰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这些药物对于血液凝固作用的影响,近年有所报道,但限于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凝血酶时间等几个指标,多数采用离体和动物静脉给药的方法。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些活血化瘀药对血液凝固的影响,并使给药方法更接近于中医的传统,我们通过胃饲中药煎剂,观察  相似文献   
7.
现认为自由基反应与缺血性心肌损害关系密切。为探讨丹参、红藤、当归、黄芪等中药防治缺血性心脏病有效的机制,本文采用了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用化学发光测量仪测定发光强度,以检测药物的抗自由基效果。实验结果发现上述四种药物均有抗自由基的作用,其LC50(药物抑制发光强度50%的浓度)分别为丹参酮Ⅱ_A磺酸钠1.90微克/毫升、红藤多糖0.75微克/毫升、当归水提取物62.5微克/毫升、黄芪水提取物130.0微克/毫升,提示抗自由基作用是上述四种药物防治疾病机理之一。本文报告了用化学发光检测药物抗自由基作用的具体方法,此方法简便、灵敏、价廉、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丹参素抗凝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丹参(Radix Salviae Milliorrhizae)抗凝血作用的有效成分迄今尚未肯定。我院药学系从正品丹参分离出多种不同成份——丹参182、丹参183、丹参186、丹参187、丹参188、丹参189。我们通过大白鼠静脉注射前、后自身对照方法,初步观察了它们对正常大白鼠凝血象的影响,发现其中只有丹参182(现称丹参素),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9.
体外血栓形成仪装置及测定方法,1958年由Chandler设计,报道(注)。现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测定及止血药、抗凝药和纤溶药的筛选。我国北京西苑医院1976年开始采用,作活血化瘀药物研究之用。但测定要求恒温(37℃)环境及转速缓慢,稳定的马达(17转/分左右),仪器装置麻烦,不利推广。我们据根Chandler设计原理(图1)结合我国一般实验室条件,利用普通电唱机及恒温箱仿制成“简易体外血栓形成仪”,经过数百次试验,认为方法简便,性能稳定,重复率高,形成的血栓形态(大体和显微镜)与Chandler报告完全相同(图2)。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丹参抑制体外血栓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几年,不少临床资料证实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对血栓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现在知道,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除血管壁病变和血流障碍外,还与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以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改变有关。王振生等(1976年)和北京西苑医院等(1977年)已分别证实丹参有抑制凝血功能,促进纤溶活性以及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的作用,但他们都是离体试验,而且迄今还未见有关于单味丹参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