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附子一药可称为“重”药,是因为其大辛大热,力重而专,且能力挡一面,独创其功,非一般药品所比拟和取代。附子主要功用在于温阳补肾,而肾又为先天之本。现仅将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应用附子的一些体会,介绍于同道,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2.
<正> 《金匮要略》中对湿病、历节、血痹三病分篇而论。但就其病因来说,均有受外邪的侵袭;从病理上看,三者都有经络的阻滞,均与脏腑相关,而非单纯之外感证;从病位上说,又都与肢体、肌肉、关节、筋骨相连;在病证上,多有痛、重、肿、麻木等症状;在治疗原则上,均以祛除外邪、益气助阳、养血通络为大法。所以对其三病,应从以下作以鉴别:一、发病原因:湿病是以病因来命名的。  相似文献   
3.
一、温病与温病学温病是由温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它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如流感、登革热等)和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败血症等)。  相似文献   
4.
泻热解毒丸对家兔大肠杆菌性肺炎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大肠杆菌造成家兔肺炎模型,随机分组治疗观察其变化,结果表明:在24-48小时后,泻热解毒丸治疗组动物临床症状消失,而盐水对照组动物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紫绀。治疗组的体温反应指数、血浆内毒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免疫功能在48小时后趋于正常;而对照组却明显下降。治疗组主要脏器组织切片未见明显改变,而对照组出现显著病理变化。提示泻热解毒丸对动物肺炎模型有明显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甘草干姜汤为张仲景所创。从《伤寒论·太阳篇》第二十九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  相似文献   
6.
论痛     
疼痛是一种极常见又很复杂的现象,尽管人们对其已经观察了几千年,但至今仍未得到满意的解释。由于痛觉性质的复杂和痛觉体验的差别,故至今尚不能对“痛”得出一个十分恰当的定义。一般可以这样认为:痛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又代表一个体验的范畴。就是说,既是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而产生的伤害性感觉和反映性的保护反应;又是具有随各种感觉的和情感的程度而变化的特征。这也是说,疼痛受着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甚至一个人的出生和成长的教养环境也在痛觉体验中起着作用。  相似文献   
7.
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德 《新中医》1992,24(6):48-50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好发于夏秋季,以6~10月为高峰,患者多为青壮年,其发病急骤,传变迅速,流行广泛。登革热以畏寒、高热、头痛、周身肌肉、骨关节痠痛、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类型,它除有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外,还可出现出血、休克等危重证候。近年来本病已成为  相似文献   
8.
淋证     
淋证以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尿道不利,或痛引腰腹为特征。一般分为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和劳淋,故又称为“五淋”。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湿热蕴结于下焦,尿液受湿热之煎熬,日久而成石淋;热伤血络,迫血妄行而成血淋;湿热蕴结于下,膀胱气化不行,不能制约脂液则为膏淋;久淋不愈,湿热耗伤正气,以致肾虚不固、脾虚气陷,小便淋沥不已,遇劳即发,此为劳淋;因情志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性关节炎辨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中“痹证”、“历节”、“痛风”等范围。其病因病机等,已见于一般医书中。今主要就本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些体会,不揣冒昧,介绍于同道,尚祈指正。类风湿性关节炎大致在临床上可分为:风湿毒热,阻痹关节;寒湿凝滞,血瘀络阻;寒热夹杂,湿痰瘀阻;肝肾不足,寒痰阻络四个证型。现仅以四个典型病例分述如下: 病例一张×男44岁初诊:1990年12月10日。主诉:发热三天,关节红肿胀痛。证候:缘由三年前发现手足小关节肿痛,  相似文献   
10.
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来研究祖国医学,将为我们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医学虽然是古老的科学,却处处体现现代系统论的方法论,可见我国古代医家在研究医学时,是建立在科学的思想方法之上。本文仅以《金匮要略》为例,来说明中医学与系统论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