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ICB)与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在单孔胸腔镜手术后早期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至6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择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ICB组(I组)、TPVB组(P组),每组各30例。关胸腔前,I组行胸腔镜直视下ICB,P组行胸腔镜直视下TPVB,每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20ml,C组不做任何阻滞。术毕3组患者均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I组与P组神经阻滞操作时所需肺萎陷评分,阻滞部位渗血发生情况,拔管后30min阻滞平面个数。记录3组患者术后6、8、12、24h静息和咳嗽时数字疼痛评分(NRS),记录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舒芬太尼消耗量、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24h安静和咳嗽时NR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组比较,I组和P组术后6、8、12h安静和咳嗽时NRS评分降低,PCIA首次按压时间晚、补救镇痛例数减少(均P<0.05),P组舒芬太尼消耗量降低(P<0.05);与I组比较,P组所需肺萎陷评分高,阻滞部位渗血发生率高,拔管后30min阻滞平面范围广,术后6、8h咳嗽时NRS评分降低,PCIA首次按压时间晚,补救镇痛例数少(均P<0.05)。术后6、8h安静时、12h安静和咳嗽时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毕前行胸腔镜直视下ICB和TPVB,均可用于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早期镇痛,TPVB在咳嗽状态下镇痛效果优于ICB,但操作难度稍大,易发生渗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体位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罗哌卡因半数有效剂量(ED50)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需要进行择期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年龄18~64岁,ASA分级为I或Ⅱ级,体质量指数(BMI)为18~24 kg/m2,根据不同的体位,这些患者被分为三组,分别是头高脚低0°组、10°组和20°组。试验采用序贯法,每组第1例患者均获得蛛网膜下腔注射0.75%罗哌卡因11.25 mg,接下来根据前1例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是否有效,决定下一位患者的剂量是否减少或增加0.75 mg。使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计算罗哌卡因在不同体位下的蛛网膜下腔阻滞ED50。结果 三组的ED50分别为:0°组为11.625 mg(95%CI:11.259~11.991 mg);10°组为11.325 mg(95%CI:10.968~11.669 mg);20°组为9.373 mg(95%CI:8.963~9.765 mg)。与0°组比较,10°组和20°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缩短,20°组ED50降低、...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对于重症患者而言是最常用的生命支持手段之一,包括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目前临床使用的机械通气模式有多种,而近些年来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ory assist, NAVA)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通气模式,依靠独特的吸气触发机制引起了与其相关的众多研究。本文就其在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