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云木香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何先元  江益  李开萍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2):1485-1486
云木香为菊科植物云木香Auck协nd她甸叩口Decne,别名广木香、青木香,多年草本,以根人药,性温,味辛、苦,具有键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等功效。为芳香健胃、行气、止痛的常用中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是众多中成药配方主要原料药材之一。原产印度,多栽培于海拔20[X  相似文献   
2.
作者于1989年对本县范围内市售的九种计168份卫生纸作了卫生细菌学及致病菌检测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卫生纸菌落总数相差较大(P<0.05),从而对,卫生纸的卫生细菌学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断慢作用药物治疗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断慢作用药物治疗的原因,以提高RA患者的治疗质量。方法 4年中前瞻性随访了门诊及住院RA患者224例,记录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资料、停用慢作用药物的主观原因;比较停药与未停药患者存在的差异,探讨影响治疗的因素。结果①4年中48%的患者停用了慢作用药物;②停药原因依次为药物副作用、自觉无效、不了解药物、无药物、患其他疾病及妊娠。③停药患者中低经济收入、低教育程度、关节压痛数及类风湿因子(RF)水平与未停药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RA患者中断慢作用药物治疗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产生的原因是医疗和患者双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作者于1989年对本县范围内市售的九种计168份卫生纸作了卫生细菌学及致病菌检测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卫生纸菌落总数相差较大(P<0.05),从而对,卫生纸的卫生细菌学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中药所含的微量元素可起到整体治疗作用.古代医家虽不知微量元素的作用,但治疗时微量元素已产生了效果.如用含Fe(铁)丰富的红糖作为产妇的食物,以含I(碘)的海藻治疗瘿瘤、颈下核(甲状腺肿大).又如血余炭用于止血.经实验分析,人头发中含有Fe、Zn、Cu、Ca、Mg等,煅成炭后有较好的止血作用,这种止血是通过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中CAMP的含量,促进内源性系统凝血功能实现.如除去血余炭中的Ca、Fe离子后,其凝血时间延长,止血效果减弱.而中药炮制是否得当对微量元素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6.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以具有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等内容。为使学生能够准确认识药用植物,野外实习是学习药用植物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多年来,我院一直在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充分发挥野外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较短的野外教学过程中,加强了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训练了学生对药用植物辨认的技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药鉴定常用的方法有4种,即来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在这几种方法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性状鉴定。它是通过对药物形、色、气和味等外观特征来进行鉴别。但药物的外观特征可随产地、采收季节、加工方法、运输、贮藏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来源、理化鉴定也要受上述因素的干扰),特别是一些外形相似的、破碎的粉末状的药物,性状鉴定就显得无济于事,或者说鉴定不准确。如换用显微鉴定则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8.
常见补阳动物药有鹿茸、蛤蚧、海狗肾、黄狗肾、海马、紫河车等,现将诸药鉴别如下。 1鹿茸 来源于脊索动物门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an Temninck或马鹿Cervus elrphas Linmeus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甘成、温。补精髓,助肾阳,强筋健骨。主治肾虚、头晕、耳聋、目暗、阳痿、遗精、腰膝痿弱、虚寒带下及久病虚损等,阴虚阳盛者忌用。  相似文献   
9.
人参以其根及根状茎人药,有调气养血、安神益智、生津止咳、滋补强身的神奇功效,所以素被人们奉为“神草”,被称为“中药之王”。中药里其它不少也以根及根状茎或全草人药的药用植物在中文名称中也带有一个“参”字,这些药材来源于大约20多个科,药用效果也各不一样,把它们作为人参一样的补益药使用、造成滥用误用参类中药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发生中毒导致死亡的也屡见不鲜。参类中药如果不严格区分辨别、就容易误用,带来危害。笔者仅对常见参类药材基原进行分科辨析,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藜芦基原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藜芦寒、苦、辛,有大毒,归肺、胃经。具有涌吐风痰,杀虫疗疮的功效。主治中风痰壅.喉痹不通,癫痫,黄疸,久疟,泄痢,头痛,鼻癔,疥癣,恶疮及毒蛇咬伤。藜芦毒性猛烈,内服宜慎.体虚气弱及孕妇忌服。另外,低血压、主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洋地黄中毒及非由高血压继发的颅内压升高患者禁用,尿毒症、心绞痛、严重脑血管疾病及服用奎尼丁者慎用。使用藜芦或其制剂时还应忌食羊肉、羊脂、羊血等食物。藜芦药用成分中含藜芦碱、红藜芦碱、原藜芦碱、伪藜芦碱、秋水仙碱及藜芦酰棋盘花碱等多种甾体生物碱。毒性成分主要为藜芦碱、红藜芦碱和计明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