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以其手术切口小、时间短和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良好等诸多优点受到白内障手术医师的青睐,但是超声能量在碎核的同时对眼内组织可造成一定的损伤.超声乳化针头全堵时超声能量使用效率最高,而全堵解除后产生前房涌动易损伤角膜内皮和晶状体后囊膜,核块脱落可延长手术时间.超声乳化针头的物理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超声能量和抽吸作用,其良好设计和轻微改进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现就超声乳化针头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效率和安全性的影响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急救护理过程中易发生护患纠纷的节点的分析,该院认为沟通不畅、急救物品准备不足、护理文书不规范和护理操作不当是护患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该院采取了加强护患沟通、强化护理操作技能、增加服务手段等有效措施,护理工作上升到了新的水平,从而减少和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中参与分析的细胞数(NC)对测量结果重复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到我院诊治并在同一时间行2次以上(含2次)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测量的患者,其测量结果包括中央角膜厚度(CCT)、内皮细胞密度(ECD)、平均细胞面积(ACS)、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和六边形细胞百分比(HEX%),排除NC=0的结果,>2次测量的患者,选择NC最大的2组结果,以每位患者所得的2组结果中NC较小者(NCmin)为分组依据,10个细胞为一个等级,获得(NCmin< 10、10~20……90~100、≥100) 11个组段,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其95%置信区间(95%CI)对各组段内2组数据的重复性进行评估,并对ICC进行F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各组段CCT的ICC均>0.9,且95%CI下限在0.75以上;ECD和ACS的ICC,当NC≥100时,均>0.9,且95%CI下限在0.75以上,当NC≥50时,均>0.75;CV的ICC,当NC≥90时,>0.75,其余组段均<0.75;HEX%的ICC,当NC≥100时,>0.75,其余组段均< 0.75.结论 CCT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不受NC限制;分析E CD和ACS时,NC应在50以上,当NC≥100时,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最佳;分析CV和HEX%时,NC应分别在90和100以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眼前后节联合手术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术57例(57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完成后仅作水密封角膜切口,眼后节手术操作结束时,根据预后评估及后续治疗方案决定是否人工晶状体植入和硅油填充,需要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者,3.0 mm穿刺刀扩大主切口,囊袋内植入可折叠人工晶状体l枚,观察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中、术后早期、远期并发瘟,随访1~24个月.结果 57眼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均无角膜切口渗漏、前房消失及后囊膜破裂发生,气-液交换时前房出现气泡1眼.人工晶状体植入且硅油填充10眼,人工晶状体植入但未硅油填充15眼,硅油填充但未人工晶状体植入32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改善51眼(89.5%),视力不变6眼(10.5%),术后早期一过性低眼压2眼(3.5%).末次随访时手术切口均密闭良好,前房中深,晶状体缺如或人工晶状体在位,无人工晶状体夹持及移位发生.结论 在眼前后节联合手术中,1.8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角膜切口无需缝合,术中前房稳定,手术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随着人工晶状体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选用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需再次行人工晶状体调位、更换或取出术等二次 手术的原因,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术后效果。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 郑州爱尔眼科医院行ICL(V4c)植入术后行人工晶状体调位、更换或取出术的屈光不正患者73例(74 眼),其中需调位47眼、更换26眼、取出1眼,术后定期复查,观察记录裸眼视力(UCVA)、拱高和角 膜内皮细胞计数(ECD)等指标。以单纯ICL植入术眼68眼作为对照组,ICL植入后行调位术眼47眼 为调位组,ICL植入后行更换术眼26眼为更换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因拱高过高与拱高过低行 二次手术处理患者的拱高变化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调位组、更换组与对照组在术后1个月 的UCVA、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及ECD减少量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单纯球镜矫正型和复 曲面型ICL植入术后的更换率。结果:ICL植入术后进行ICL调位、更换或取出的原因有拱高异常、 复曲面型ICL旋转和ICL位置异常。因拱高异常行ICL调位或更换59眼,拱高过高者通过调位或更 换小一号尺寸的ICL后均获得理想拱高,而拱高过低的病例相对复杂,且拱高过高者行ICL调位或 更换的平均拱高变化量大于拱高过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P<0.001)。复曲面型ICL植入 术后发生轴向旋转且视觉质量欠佳14眼,其中12眼行调位后取得稳定、良好的效果,2眼调位后顽 固性旋转,通过更换手术方式才解决。术后1个月,调位组、更换组与对照组的UCVA、有效性指数、 安全性指数及ECD减少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球镜矫正型ICL植入术后更换率小于复曲 面型ICL(分别为1.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45)。1眼ICL植入术后出现ICL位 置异常、瞳孔区拱高上下差异大,行ICL取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 后效果理想。结论:拱高异常为ICL植入术后调位、更换或取出的最主要原因,拱高过高者行ICL调 位或更换后的平均拱高变化量大于拱高过低者,且更具规律性;复曲面型ICL旋转经调位后多数病 例可获得满意结果;ICL调位术和更换术相较于单纯植入术具有相当的安全性和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6.
人眼并非理想的光学系统,人们定义了人眼的光轴、视轴、瞳孔轴、视线等轴线和α角、κ角、λ角等角度来便于研究人眼的光学特性。随着眼科屈光性手术技术的发展,这些轴线和角度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正确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轴线和角度至关重要。现就人眼的多种轴线和角度及其在眼科屈光性手术中的应用做一简要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角膜屈光矫正手术的178例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组、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组及智能脉冲技术联合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组三种比较三组患者手术预测切削量与实际切削量之间的差值,以了解三种手术切削深度的预测性:结果 发现SMILE预测切削量比实际切削量偏厚,Trans-PRK预测切削量比实际切削量偏薄;FS-LASIK切削深度的预测性较好。(眼科,2022,31:470-472)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雷珠单抗辅助双微创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在白内障合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治疗优势。方法 收集行雷珠单抗辅助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 玻璃体切割术的33 例患者33 眼,观察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中、术后早期、远期并发症,随访1~24 个月。结果 33 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均无角膜切口渗漏、前房消失及后囊膜破裂发生,术中处理增殖膜时视网膜出血2 例(6.1%),无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术后视力较术前改善29 例(87.9%),视力不变4 例(12.1%)。末次随访时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前房中深,晶状体缺如或人工晶体在位,无人工晶体夹持及移位发生,后囊膜混浊5 例(15.2%),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 例(3.0%),玻璃体腔积血2 例(6.1%)。结论 雷珠单抗辅助双微创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很大程度地减小了手术创伤,角膜切口无需缝合即可获得良好的密闭性,且雷珠单抗减少术中视网膜出血、易化增殖膜剥除,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显著优势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不同光照强度下拱高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郑州爱尔眼科医院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ICL(V4c)植入术61例(117眼),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根据光照强度分为暗环境组(2 lux)、常规环境组(60 lux)和明环境组(600 lux),以海德堡O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