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医务人员锐器伤指在工作中被针头、刀片、玻璃制品等锐器刺伤或割伤皮肤的意外事件.研究结果显示,高风险操作主要是手术和各种注射采血过程[1].由此可见,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介入手术中锐器的管理,降低术中锐器伤显得尤为重要.戴明循环又称PDCA循环,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2].我院导管室于2015年1月开始运用PDCA工具,以期降低介入手术中锐器伤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对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实施并发症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76例,按治疗顺序分组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便在该基础上,实施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更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行心脏介入术治疗患者予以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有更为明显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我科2014年—2015年50例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时,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及病情变化,加强术中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0例患者均成功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其中2例出现术中囊袋出血,1例术后并发少量气胸.结论 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时,患者病情多变,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介入知识、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逐渐年轻化,而目前冠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国内冠心病造影首选经股动脉途径,但该途径并发症多,还须卧床24小时,这对年龄大、不适应床上大小便患者极为不便。自从1992年Kienleneiji首次报道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现已开始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正>冠心病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疾病,会对患者的心功能造成不良影响。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临床上常采用经皮穿刺桡动脉冠脉造影介入术[1]。但是,由于桡动脉管腔细小,介入术后容易发生肢端麻木、胀痛等并发症,为此需要加强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经桡动脉介入术后肢端并发症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