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对比剂注射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50例行冠状动脉CTA成像患者,随机抽取50例二期相对比剂注射技术为A组,三期相对比剂注射技术分B1组(1.0 mL/kg)和B2组(0.8mL/kg)各50例.A组:一期碘普罗胺1.0 mL/kg,注射速率4.5mL/s;二期生理盐水30 mL,注射速率4.0 mL/s.B1组:一期碘普罗胺按1.0 mL/kg对比剂总量的75%,注射速率4.5 mL/s;二期碘普罗胺按对比剂注射总量的25%+生理盐水按1:1浓度,注射速率4.0 mL/s;三期生理盐水25 mL,注射速率3.5 mL/s.B2组:一期碘普罗胺(0.8 mL/kg)按对比剂注射总量的75%,注射速率4.5 mL/s;二期碘普罗胺按对比剂注射总量的25%+生理盐水按1:1浓度,注射速率4.0 mL/s;三期生理盐水25 mL,注射速率4.5 mL/s.将图像根据5分制评分标准,评分在3分及以上的受检者纳入研究.结果 3种对比剂注射技术的比较显示B2组与A组、B1组对比剂用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房、左右心室、主动脉根部和冠状动脉密度A组与B1组、B2组比较,右心房与右心室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A成像采用三期相对比剂优化注射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可以减少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2.
李士光  朱世军 《放射学实践》2005,20(11):1014-1016
目的:对比食管内照射支架与普通支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例经食管钡餐、电子胃镜及活检证实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各9例,分别放置普通国产支架及125I种子源内照射支架,利用TPS计算出所放种子源。结果:经随访,普通支架组生存期限为3个月~2.5年,内照射支架组生存期限为6个月~1.5年。两组并发症基本相同,内照射组血常规及免疫指标改变与普通支架组无明显差异。普通支架可引起后期狭窄,而内照射支架无再次狭窄。内照射支架组半年生存期限明显延长。结论:125I种子源内照射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优于普通支架,种子源置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的重要稳定结构,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自体或异体肌腱重建方法治疗ACL损伤.临床上ACL损伤后在胫骨或(和)股骨止点处常会存留部分韧带残迹.近年来不少学者逐渐认识到保留ACL残迹纤维可能有利于重建术后移植物的存活及功能发挥[1-2].本研究探讨保留残迹重建ACL对术后移植物组织学变化的影响,为保留残迹重建手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及分析中西医结合介入方法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行Seldinger法穿刺患肢对侧股动脉,行常规动脉造影并证实,分别超选靶血管:闭孔动脉、股深动脉、旋股内外动脉及股骨头动脉。观察病变部位血供情况,见股骨头供血动脉稀少、纤细、狭窄、中断、扭曲等异常征象。选择合适部位,注射五联药物:尿激酶20万U,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川芎嗪20ml,脉络宁20ml,山莨菪碱(654-2)15mg。注药结束后,导管头保留在股骨头异常供血动脉开口部位,将导管及管鞘外固定后无菌包扎保留,保留期为4~6d,每天同一时间经导管重复注射上述五联药物,同时每日静脉点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结合使用抗生素及口服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结果:经6个月~9年随访观察,Ⅰ~Ⅱ期血供改善率为100%,关节活动恢复正常,骨纹理聚积征象消失,阻塞血管变通畅,有新生血管出现;复查显示硬化骨质密度减低,"新月征"变小。Ⅲ期,狭窄血管段消失,阻塞段血管部分通畅,股骨头血供网血管增粗,迂曲血管改善;骨小梁变清晰,囊变区变小,塌陷及变形股骨头无改变。Ⅳ期,股骨头血供无改善,仅为疼痛症状减轻。结论:经此方法治疗后,Ⅰ~Ⅱ期治疗效果最明显,Ⅲ期次之,Ⅳ期疼痛减轻,股骨颈骨折所致ANFH治疗效果最差。本治疗方法,可避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经济负担,1个疗程的治疗效果,如同单次介入疗法4~6次,较文献报道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对移植物血流量恢复的影响.[方法] 48只新西兰兔一期行双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一侧保留韧带残端纤维,对侧切除韧带残端纤维.重建术后6、12、18、24周时,采用SPE-CT、激光多普勒血流计定量检测移植物血流量恢复情况.[结果]重建术后6周时SPE-CT检测结果显示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血流量较切除残迹组明显增加(P<0.05).重建术后6、12周时激光多普勒检测发现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可以促进移植物血流量恢复.  相似文献   
6.
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肿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肿瘤患者43例共48个椎体,其中椎体转移性肿瘤38例40个椎体,椎体血管瘤4例4个椎体及骨髓瘤2例4个椎体,随访观察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8个椎体在CT引导下一次穿刺成功,胸椎平均注射骨水泥3.5mL,腰椎4.5mL,术后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8.4%,完全缓解率为27.9%,经皮椎体成形术后视觉模拟评分(2.6±1.4)较术前(7.4±1.3)有显著改善(P〈0.01)。骨水泥外溢发生率为25%,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因其很难自愈,临床上多采用手术重建的方式以求最大程度恢复其生物学功能.无论采取何种重建术式,使用何种固定方式,选用何种移植物,移植物的再血管化是决定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因为重建前交叉韧带所需的移植物是没有血运的,只有移植物被受区组织"爬行替代",并及时恢复血运才能达到长久替代韧带的功能.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前交叉韧带移植物血运进行观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重建后不同时间段、不同部位、移植物血流量的差异,是一种重要的检测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与关节镜检查相对照,探讨不同医学中心常规核磁共振检查对膝关节半月板和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准确性.前瞻性检查了年龄在22~59岁之间的病人70例,在对所有的病人进行了详细的病史采集,X线片检查,临床查体,常规核磁共振检查和关节镜检查术,计算出其相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P值和kappa值.结果表明:MRI检查对内侧、外侧半月板的敏感性分别为47%和100%,特异性分别为95%和75%.准确性分别为73%和78.5%.对前交叉韧带(ACL)的敏感性为77.8%,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4%.研究发现MRI对内侧、外侧半月板检查与关节镜检查有着良好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43、0.45;对前交叉韧带的检查有极佳的一致性,kappn值为0.84.由此可见,MRI对半月板、交叉韧带的检查具有高度准确性,应当用做确定关节镜手术指征的初步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纵韧带损伤的MR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6月~2014年6月10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行CT及MR检查,对后纵韧带损伤的MR图像特征分析并对损伤程度分级,对有椎板减压指征者后路手术探查后纵韧带损伤情况,并将不同MR分级与术中探查进行比较验证,采用Kappa检验统计分析两者间的一致性。[结果]MR检查可显示后纵韧带损伤及程度,将损伤程度分为三级,MR分级与手术探查情况有极好的一致性。[结论]MR检查是明确后纵韧带损伤程度的敏感检查技术,后纵韧带损伤的MR分级将有助全面评价胸腰椎损伤特别是中柱损伤情况,对胸腰椎损伤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科住院患者阴沟肠杆菌感染危险因素,总结干预对策,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102例骨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发生阴沟肠杆菌感染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予以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102例骨科住院患者发生阴沟肠杆菌感染11例,感染率10.78%;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无菌操作、抗菌药物应用、免疫抑制剂应用、皮肤或黏膜溃烂、侵入性操作、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是骨科住院患者发生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单危险因素,也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临床治疗后治愈率为45.46%、无效率为27.27%、总有效率为72.73%,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在治疗3、7d后各项指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应用抗菌药物,结合对症处理,阴沟肠杆感染预后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