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蒿素是我国医药科技人员从中药青蒿(菊科植物Artemisia annua L.)中提取出来并研制成功的速效、低毒抗疟新药。但由于青蒿素的理化性质给制剂研制带来了困难,目前尚未有青蒿素制剂投入批量生产。1982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试制成青蒿素栓,经我院疟疾研究室进行了I期和Ⅱ期临床研究,初步证明青蒿素采用栓剂给药治疗恶性疟疗效良好,未见有明显毒副反应。1982年12月至1984年1月,我们在海南岛东方县、崖县、昌江、陵水和乐东县采用青蒿素栓治疗凶险型恶性疟32例,疗效良  相似文献   
2.
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慢性感染猴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在先前已建立了模拟人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急性感染猴和中、晚期猴艾滋病(SAIDS)模型的基础上,再摸索建立SIV慢性感染猴模型,以期为抗区滋病药物的体内药效学介研究提供更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用SIVmac251感染恒河猴17只,追踪观察其临床表现,体征变化,病程进展,血浆和全血病毒症规律,淋巴细胞亚群CD4的动态等。结果:临床体征有特征性,病程较长,1年内死亡2只(  相似文献   
3.
4.
5.
高度疟疾流行区快速控制疟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在高度疟疾流行区快速控制疟疾的策略与方法.[方法]2004-2005两年期间,选择柬埔寨石居省疟疾高度流行区及其周边地带作为灭源灭疟试验区,共62个自然村21 343人口.在对当地疟疾流行情况进行了细致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三项主要灭源措施:①疟疾现症病人采用复方青蒿素(Artequick,ATQ)方案治疗,发热病人亦以此作假定性治疗;②儿童带虫率≥20%的17个村采用ATQ方案进行一次全民治疗;③儿童带虫率≥6%的27个村采用低剂量伯氨喹全民服药,每10d 1次,连续6个月.组织村抗疟员执行以上灭源措施.监测17个疫源村的人群带虫率,每6个月监测1次.[结果]采取灭源措施2年后,儿童带虫率从55.8%下降为5.3%:其中恶性疟带虫率由37.0%下降为2.3%;间日疟加三日疟带虫率由18.9%下降为3.0%;儿童恶性疟配子体带虫率由13.1%下降为1.2%.有8个村儿童恶性疟带虫率由采取措施前的平均46.5%下降至0.成人带虫率的改变与儿童带虫率改变相似,由46.5%降为6.3%;恶性疟带虫率由采取措施前的平均34.2%下降为2.5%,间日疟加三日疟带虫率由12.3%降为3.8%.[结论]灭源灭疟法有别于以控制蚊媒为主的传统方法,是一种又快又省钱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可在较短时间内扭转疟疾的高度流行,直至彻底消灭疟疾,值得在广大高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青蒿素对恶性疟配子体感染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27例携带恶性疟配子体的患者,分为A、B、C3组,A组日服青蒿素1200mg共5天,B组顿服甲氟喹750mg,C组顿服甲氟喹750mg+伯氨喹45mg。服药后按计划逐日取血观察配子体密度变化,同时观察配子体对大劣按蚊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A组服药后4、7、14和2l天配子体密度和按蚊感染率下降非常显著,7天以后配子体感染性明显下降;B组7、14和21天配子体密度显著减少,14天和2l天配子体感染性和按蚊感染率下降非常明显;C组9例4天时有5例配子体消失,全部不能感染蚊媒。说明青蒿素对恶性疟配子体感染性有抑制作用,在阻断恶性疟传播途径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甲氟喹。  相似文献   
7.
这是李国桥教授为《中西医结合研究丛书》的《常见传染病研完》分册所撰写的文章。作者综述了大量近期有关文献,并结合他本人的研究心得,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见解,其中尤以关于青蒿素在治疟上的应用,常山呕吐的副作用,针刺对疟疾的疗效等问题,都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论述。兹特先予刊出,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8.
以双盲法对2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青蒿琥酯片口服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研究。结果:最大耐受量,单次给药为12mg/kg,5d连续给药为4mg/(kg·d);不良反应,最敏感的指标是网织红细胞下降,其次是转氨酶升高.建议青蒿琥酯片口服治疗量暂定为2mg/(kg·d),首剂加倍,5d疗程总量12mg/kg。  相似文献   
9.
青蒿琥酯3天疗程总量4.8mg/kg,二盐酸奎宁3天疗程总量100mg/kg,随机分组,分别治疗恶性疟30例,平均退热时间青蒿琥酯组为17.6h?奎宁组为29.6h;平均原虫转阴时间青蒿琥酯组为58.8h,奎宁组为78.8h;原虫复燃率青蒿琥酯组56.7%;奎宁组50%;清除原虫95%所需时间表蒿琥酯为16h,奎宁为28h。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术后波前像差的变化。

方法:选择在我院近视眼激光治疗中心进行LASIK的患者40例80眼,在术前通过Zyoptix波前像差仪对患者进行波前像差的测量。随机分两组,其中20例40眼接受常规LASIK(对照组),20例40眼接受角膜地形图引导个性化LASIK(computer assisted corneal topography guide optimized refractive keratectomy,ORK-CAT组), 分别于术后1,3,6mo对患者进行视力、屈光度数和波前像差检查,从而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LASIK治疗近视眼的疗效。

结果:术后早期两组间屈光度数均呈轻微过矫状态。术后1mo时两组之间屈光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mo时两组之间屈光度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术后两组屈光度数均有轻度的回退,ORK-CAT组比对照组回退少。两组术后高阶像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术后每个随访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K-CAT组和对照组高阶像差比较,术后每个随访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角膜地形图引导LASIK的术后视觉质量优于传统LASI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