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心衰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心衰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骨髓及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200例纳入研究,依据患者术后1个月N末端B利钠肽前体值(NT-proBNP)及心衰症状分为心衰组(患者有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万级层流病房对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期间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0月—2014年6月某院血液科病房收治的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万级层流病房收治的患者为试验组,普通病房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诱导化疗,接受相同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病房空气洁净度。结果共收治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79例,试验组39例,对照组40例。层流病房房间、走廊空气洁净度(分别为3.57×106/m3、24.46×106/m3)与普通病房(分别为149.36×106/m3、15 854.38×106/m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80、108.70,均P<0.001)。医院感染发病率试验组为23.08%(9/39),对照组为45.00%(1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9,P=0.040)。医院感染部位试验组主要为胃肠道(5例),对照组主要为下呼吸道(8例)。患者发热持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费用,试验组分别为(6.20±2.10)d、(9.35±2.12)d、(27 113.79±1 559.03)元;对照组分别为(10.20±2.90)d,(14.15±3.14)d、(58 566.29±2 217.54)元;两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21、1 377.45,均P<0.05)。结论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使用层流病房,可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病率,减少抗菌药物使用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机体状态和医院感染的相关性,并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6月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因恶性血液病人院化疗并在住院期间发生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住院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无医院感染组(n=68)、临床诊断医院感染组(n=84)和病原学诊断医院感染组(n=62)。三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后,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68.22%。多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住院季节、白细胞计数〈0.8×10^9/L和感染前未使用抗生素预防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间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尤其对于原发病为AML、夏秋季住院化疗和化疗后白细胞计数最低值〈0.8×10^9/L的患者予以抗生素预防可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是发生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发热、出血、贫血和感染为四大临床特征,其中出血为急性白血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虽然随着治疗技术的改进,急性白血病患者获得了更高的缓解率和更长的生存期,但在诱导治疗阶段的早期死亡仍旧是临床上尚未解决的问题,而出血更是成为急性白血病早期死亡最重要的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包括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纤维蛋白溶解和蛋白水解等。文章就近年有关急性白血病伴凝血功能障碍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接受第1次诱导化学治疗(化疗)后,并发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株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258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诱导化疗,并给予常规护理。发热时均按照我国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行微生物检查及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根据微生物检查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种类。统计分析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后,合并血流感染者17例,发生率为6.58%。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  相似文献   
6.
干/祖细胞对于组织器官正常发育有积极作用,但它们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许多人类疾病,包括癌症。经二次打击后基因突变的干/祖细胞是肿瘤的起源,并称为肿瘤干/祖细胞。目前对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干/祖细胞研究也证实,存在一群有干/祖细胞特性的细胞,它们的突变可能导致B细胞性淋巴瘤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有关二次打击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公立医疗及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方法 以专家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梳理上海各公立医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难点与瓶颈.结果 上海公立医疗及科研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紧迫性等方面认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在各单位宣传、解读、执行等具体实施方面较少;对科技成果的市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设计输液滴速计数器,评价其应用效果。 方法 输液滴速计数器由输液器卡扣、显示器、启动/模式切换按钮、电池、蜂鸣器、红外线感应区等组成。在试验室中,将该计数器测得的输液滴速与输液泵设定的输液滴速进行比较,评价该计数器滴数计数的准确率。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5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输液的200例患者作为应用对象,按患者输液时座位的序号分为试验组103例、对照组97例。试验组使用计数器进行计数,对照组使用人工计数的方式进行计数。比较两组预计输液完成时间与实际输液完成时间的差值,静脉炎、外渗、导管堵塞、回血的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收集护士使用该计数器的满意率。 结果 在试验室检测中,该计数器滴速计数的准确率为99.6%,计数器显示滴数与输液泵设置滴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29) 。临床应用过程中,试验组预计输液完成时间与实际输液完成时间的差值小于对照组,回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士满意率为96.1%。 结论 输液滴速计数器的准确性较高,使用该计数器有利于控制输液滴数,降低回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红细胞单采治疗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80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且血红蛋白超过250 g/L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红细胞单采组(n=52)和传统治疗组(n=28),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经济负担.结果 与传统治疗组比较,红细胞单采组治疗后血常规指标恢复情况更好,治疗后1年...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