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常规气管插管与食管气管插管在诊前救治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于该院进行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200例,根据插管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食管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比较2组的插管准备时间、操作时间和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气管插管置管迅速,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是快速建立人工气道、恢复通气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诊前救治的成功率,值得在急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喉罩盲探插管(LMA)及普通气管插管在诊前救治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需气管插管患者300例,随机分为 ETC 组、LMA 组及普通气管插管组各100例。比较各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每次插管所需时间及插管后不良反应。结果 ETC 组及 LMA 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均高于普通气管插管组,一次插管所需时间均短于普通气管插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普通气管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 ETC 组与 LMA 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一次插管所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TC 和 LMA 较普通气管插管在诊前救治效果更佳,但 ETC 和 LMA 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12例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肺保元汤口服和肺炎外敷方外敷,治疗21 d。观察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指标(CD3+、CD4+、Treg、CD8+、Th17)及免疫球蛋白指标(Ig A、Ig G、Ig M、Ig E)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Ig A、Ig G、Ig M和Ig E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试验组治疗后Ig A、Ig G、Ig M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CD3+、CD4+、Treg均升高(P均0.05),而CD8+和Th17均降低(P均0.05),且试验组CD3+、CD4+、Treg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Th17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食管气管插管(ETC)和喉罩盲探插管(LMA)在救治心肺复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需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LMA组和ETC组各100例,在快速诱导的作用下,迅速插管,比较2组置管时间及装置管情况和2组患者在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置管时间≤1min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A组置管1次成功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ET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MA组置管成功和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所占的比例均大于E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中逆流患者所占的比例和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中,LMA的技术难度较小,易于操作,术后复苏的效果不亚于ETC,且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对患者生存质量及CRP、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12例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RP、PTC水平.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性偏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PCT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RP、PC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RP、PC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偏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能显著性提高患者疗效、缩短疗程,提高生存质量,且能显著性降低患者血清CRP、PCT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