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与显微镜检测、干化学检测进行比较的方法对尿沉渣分析仪UF-50临床应用评价. 方法 用UF-50检测不同浓度质控物内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和细菌,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的方法评价UF-50准确性和线性.收集109份住院患者尿液标本,分别用UF-50、显微镜检测和干化学方法进行检测,评价3种方法之家的差异和相关性. 结果 UF-50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和细菌的污染携带率分别为0.00344%、0.12%和0.17%.UF-50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和细菌的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的回归方程的斜率分别为1.03、0.98、0.75和0.97(P<0.01),呈现非常好的相关性.UF-50检测109份尿液标本结果与显微镜检测结果、干化学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而UF-50结果与镜检、干化学检测结果存在正相关性. 结论 结合干化学检测方法和显微镜检测方法,UF-50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提供快速、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了解甘肃省迭部林区啮齿动物自然感染莱姆病螺旋体的状况。方法采集啮齿动物样本,采用PCR检测啮齿动物体内携带的莱姆病螺旋体。结果调查采获500只啮齿动物,共计8属12种。对12种500只啮齿动物采用PCR扩增检测,检出莱姆病螺旋体阳性109只,总阳性率21.18%。其中小林姬鼠自然感染莱姆病螺旋体最高,阳性率为51.69%(46/89);大林姬鼠次之,阳性率为38.18%(21/55);社鼠和黑线姬鼠居第三位,阳性率分别为13.33%(36/270)和11.11%(3/27);鼩鼱和长尾仓鼠检出莱姆病螺旋体阳性最低,阳性率分别为8.33%(1/12)和6.06%(2/33)。棕背鼠平、黑线仓鼠、根田鼠、褐家鼠、大仓鼠和甘肃鼠兔未有检出莱姆病螺旋体。结论甘肃省迭部林区啮齿动物中存在莱姆病螺旋体自然感染。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了解西北4省区蜱虫自然感染莱姆病螺旋体、土拉弗氏菌和Q热立克次体的情况.方法 采用布旗法收集西北地区内的蜱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文献调研显示:西北地区已报道的虫媒疾病共有15种.西北地区内共采集蜱标本2 460只,涉及11个不同蜱种.共有304只蜱标本检测发现莱姆病螺旋体,75只感染土拉弗菌,200只感染Q热立克次体,3种病原体在4个调查点内均存在.共采集到西北地区内当地人群血清725份,共有183份血清存在目标抗体,进一步证实调查疾病的存在.结论 证实西北四省区存在3种蜱媒疾病在,对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该院5年病原菌分布及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ect鉴定系统,对标本进行培养及鉴定,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共培养分离出3676株病原菌,居前5位依次为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  相似文献   
6.
7.
患者,男,18岁,因发热12d,双侧腮部肿胀5d,全身皮疹3d入院。于入院前12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冷、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颈后淋巴结肿大,压痛,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急性淋巴结炎,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炎,对症治疗7d无效,出现双侧腮腺肿痛,进食后疼痛加剧等症状。腮腺肿大2d后全身出现淡红色皮疹,以“流行性腮腺炎”收住。  相似文献   
8.
正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布鲁氏菌病为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人畜共患疾病。该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细菌培养时间长、检出率低,给该疾病的诊疗带来一定困难,极易延误诊疗。本院收治不明原因发热患者1名,分别经血液、骨髓培养分离出马尔他布鲁氏菌,确诊为布鲁氏菌病,本文对此病例进行总结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3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38.8℃,同时伴有头痛、头晕,镇卫生院以"感冒"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及与肾脏细胞焦亡的关系。
方法 健康清洁级ICR小鼠32只,雌雄各半,8~12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脂多糖(LPS)组(L组)、LPS+右美托咪定组(LD组)和LPS+右美托咪定+阿替美唑组(LT组),每组8只。L组、LD组和LT组腹腔注射LPS 400 μg/kg,8 h后腹腔注射LPS 10 mg/kg建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模型。L组于建模即刻、建模后0.5、2、2.5、4、4.5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LD组于建模即刻、建模后2、4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于建模后0.5、2.5、4.5 h分别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40 μg/kg;LT组于建模即刻、建模后2、4 h腹腔注射阿替美唑750 μg/kg,于建模后0.5、2.5、4.5 h分别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40 μg/kg;C组在各时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小鼠于建模后24 h麻醉处死。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浓度,化学发光法测量肾皮质细胞三磷酸腺苷(ATP)和血清ATP浓度,ELISA法检测肾组织IL-1β和IL-18浓度,qRT-PCR法检测肾组织caspase-11、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P2X7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caspase-11、pannexin-1、P2X7蛋白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构,TUNEL染色记录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数并计算细胞凋亡率。
结果 与C组比较,L组、LD组和LT组血清BUN、Scr、ATP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肾皮质细胞ATP浓度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IL-1β和IL-18浓度、肾组织caspase-11、pannexin-1、P2X7 mRNA表达量及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L组比较,LD组血清Scr、BUN、ATP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肾皮质细胞ATP浓度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IL-1β浓度、肾组织caspase-11、pannexin-1 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LD组和LT组肾组织IL-18浓度、肾组织caspase-11、pannexin-1蛋白含量、肾组织P2X7 mRNA表达量及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LD组比较,LT组血清BUN、Scr、ATP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肾皮质细胞ATP浓度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IL-1β和IL-18浓度、肾组织caspase-11、pannexin-1、P2X7 mRNA表达量及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减轻了LPS导致的脓毒症小鼠肾脏病理学损伤,降低肾组织IL-1β和IL-18浓度,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可能通过非经典途径减轻了肾脏细胞焦亡。  相似文献   
10.
缺糖转铁蛋白的检测在慢性酒精中毒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酒精中毒是世界各国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由慢性酒精中毒所引起的慢性胃炎、酒精性肝硬化等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因此,寻找理想的实验室指标,客观、准确地诊断慢性酒精中毒的程度,对于预防和治疗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大量的研究证实,缺糖转铁蛋白(carbohydrate deftcient transferrin,CDT)是诊断慢性酒精中毒较好的一个指标。CDT作为诊断慢性酒精中毒的生化指标,比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在欧美发达国家,CDT的检测已经进入临床,作为诊断慢性酒精中毒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