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3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研究组65例,则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81.54%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的98.46%;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46%。P<0.05,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使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该药物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是医学教育中的常用方法,而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Standardized Patients,SSP)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神经病学疾病具有抽象复杂、专业性强的特点,是医学教学中的难点.该文章以脑梗死为例,阐述SSP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招募、培训方法和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3.
标准化病人是现代医学教育的研究方向之一,医学生标准化病人(SSP)是在此基础上的探索。国内目前SSP应用于妇产科的相关报道较少。妇产科临床见习实习一直是教学中难点,将医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妇产科教学中是重要尝试。本文论述了妇产科SSP的招募、选择、培训具体方法及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气管腺样囊性癌(Trache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TACC)是一种原发于气管的低度恶性肿瘤,又称圆柱瘤,临床较为罕见,仅占肺癌总数的0.04%~0.2%,易造成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本文总结我院从1990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经病理学证实的4例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见表1、图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croRNA-16(miR-16)联合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Cripto-1)、膜联蛋白A7(ANXA7)诊断胃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科治疗的胃部疾病患者546例,根据胃癌诊断标准分为胃癌组(121例)和非胃癌组(425例)。所有胃癌患者根据胃癌进展分为早期胃癌组(44例)、进展期胃癌组(77例),根据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71例)、无淋巴结转移组(50例)。选择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16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ANXA7和Cripto-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胃癌患者血清miR-16水平与ANXA7、Cripto-1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iR-16、ANXA7、Cripto-1诊断胃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胃癌组血清miR-16、ANXA7、Cripto-1水平均高于非胃癌组和对照组(P<0.05);进展期胃癌组血清miR-16、ANXA7、Cripto-1水平均高于早期胃癌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血清miR-16、ANXA7、Cripto-1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miR-16、ANXA7、Cripto-1诊断胃癌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1.81、71.51μg/L、2.26μg/L,3项指标联合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6,其灵敏度(95.04%)和特异度(97.26%)较高;miR-16、ANXA7、Cripto-1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8.95、78.93μg/L、3.73μg/L,3项指标联合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96,其灵敏度(97.18%)和特异度(96.00%)较高;胃癌患者血清miR-16水平与ANXA7、Cripto-1水平均呈正相关(r=0.465、0.519,P<0.05)。结论血清miR-16、ANXA7、Cripto-1水平在胃癌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诊断胃癌及其淋巴结转移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和视盘高度(ODH)与肺癌眼内和软脑膜转移(LM)患者颅内压(ICP)的相关性,探讨ONSD联合ODH预测LM患者高颅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6月—2022年1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就诊的肺癌伴LM患者90例(LM组),其中3例为眼内转移,并根据腰椎穿刺压力界值(200 mm H2O)分为正常颅压组(LM1组48例)和高颅压组(LM2组42例),并收集同期45例肺癌非LM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间ONSD、ODH差异,并在鞘内注射化疗(鞘注化疗)前后动态监测,分析ONSD、ODH与ICP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指标诊断LM高颅压的最佳阈值,评估ONSD联合ODH预测ICP升高的可行性。结果 (1)基线资料及视神经超声测量值:3组患者年龄、头围、血压等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ONSD:LM2组ONSD为(6.06±0.48)mm高于LM1组(5.37±0.48)mm和对照组(4.53±0.30)mm,均有统计学意义(tLM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