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比较未患过SARS的无偿献血者与SARS康复者血清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的差别。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2 2 2 7例未患过SARS的无偿献血者和 3 1例SARS康复者血清进行SARS病毒抗体 (IgG)检测 ,阳性的SARS康复者血清作倍比稀释 ,各稀释血清再用ELISA法检测以测定其IgG抗体效价。结果  2 2 2 7例无偿献血者有 11例抗体阳性 ,阳性率为 0 49% ,3 1例SARS康复者中有 3 0例阳性 ,阳性率为 96 8%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结论 冠状病毒抗体检测对筛选近期感染冠状病毒的献血者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痛经     
方药:肉桂(后下)59,制附子(先煎)39,紫石英、三棱、羲术、当归、香附各1 09,川芍69,赤芍、延胡索各129。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d,分早、晚2次服。每个月经周期自经前5天开始服药,连服7天。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疗效:治疗40例,临床治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5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花茶种子乙醇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水溶部分3个极性部位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RPMI1640培养基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金花茶种子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金花茶种子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分和水溶部分对U937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89.74、65.19、63.74μg/ml,且抑制作用与样品浓度呈量效关系。结论金花茶种子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和水溶部分为其抗癌活性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用90例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针灸及少腹逐瘀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少腹逐瘀胶囊口服,并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例45例,痊愈32例,总有效率91.11%;原发性痛经患者存在明显的甲襞微循环障碍,各项积分均增高,经过针灸加药物治疗积分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针药合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障碍.结论:针药合用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不仅临床疗效可靠,而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祛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用86例确诊为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患者,给予温经散寒祛瘀的暖宫止痛汤(盐炒小茴香、炮姜、肉桂、紫石英、川牛膝、赤芍、当归、香附、丹参、鸡血藤、元胡、白芍)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例86例,痊愈64例,总有效率94.19%;原发性痛经患者存在明显的甲襞微循环障碍,各项积分均增高,经过温经散寒祛瘀法治疗积分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结论:温经散寒祛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临床疗效可靠,能明显改善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HBsAg金标快速试剂筛查献血者的意义以及分析初筛漏检原因.方法 采用HB-sAg金标快速试剂对捐血前献血者进行初筛,ELISA法对捐献血液进行复检,初筛阴性而ELISA法检测阳性标本用金标快速试剂复试.结果 23 195例自愿无偿献血者中,ELISA检测HBsAg阳性率为7.5%,其中初筛阳性率为6.4%;21 711例初筛阴性献血者中,ELISA试剂复检阳性率为1.15%(249/21711),初筛漏检率为1.07%(249/23195),其中初筛试剂因素漏检率为0.95%(220/23195);人为因素失误漏检29例,占11.6%(29/249).结论 初筛操作者应严格按照金标快速法试剂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对进一步提高金标快速法试剂的灵敏性,减少血液的浪费,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确保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68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给甘草酸二胺及常用护肝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用苦参素注射液0.6g/d,疗程两组均为60d。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2mo后,在体征、症状、肝功能恢复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乙肝病毒HBsAg阴转数、HBeAg阴转数、HBeAb阳转数、HBV DNA阴转数与好转教,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HA、LN、PⅢP、C-IV的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苦参素、甘草酸二胺联合应用确能改善肝功能,抑制HBV复制,抗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联合。  相似文献   
9.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生存期和死亡原因的影响.方法在6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死亡患者中,20例曾接受过抗病毒治疗,40例未曾抗病毒治疗.结果两组在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和感染的发生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性别、年龄、肝炎病程和肝功能分级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病毒组和未抗病毒组患者肝硬化病程分别为62.5±41.1月和30.5±45.0月(P〈0.05),3年生存率为75.0%和37.5%(P〈0.01),但在5年、7年和9年生存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提高3年生存率,但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来自无偿和互助献血单采血小板血液安全性,为完善单采血小板招募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3月共采集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样本157 692份,使用两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盒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及ALT(速率法),同时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核酸检测(NAT),比较无偿和互助单采血小板筛查总体不合格率及各筛查项目的不合格情况,并对单试剂阳性献血者进行追踪回访,比较不同来源献血者解锁率。结果 2014年1月~2018年3月共检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样本157 692份,共检出1495份不合格样本,总体不合格率为0.95%,广州市无偿和互助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不合格率均呈下降趋势,互助单采血小板总体和各年不合格率均高于无偿献血(P 0.05),互助献血者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项目:HBsAg、抗-HCV、抗-HIV(单试剂阳性)、抗-TP、ALT、单项NAT的阳性率均高于无偿献血者。对404位单试剂阳性单采献血者进行追踪回访,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解锁率为82.37%;互助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解锁率为70.65%(χ2=6.03,P 0.05)。结论单采血小板互助献血血液安全风险较无偿献血高,不适宜作为今后单采血小板的招募发展方向,采供血机构应坚持从固定无偿献血者中招募,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做好单试剂阳性献血者复检和归队工作,扩大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