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Y型支架是解决隆突附近气道病变(狭窄、瘘等)的重要治疗技术。常用有硅酮支架及自膨胀金属支架两种,硅酮支架必须在硬质支气管镜下放置,本文重点讨论自膨胀Y型金属支架的放置技术,已有的放置方法是:①X 线透视下放置[1-2];②X线透视+软性支气管镜下放置[3];③硬性支气管镜(包括硬质支撑喉镜)+软性支气管镜下放置[3-4];④软性支气管镜下放置[3,5]。前两种技术的缺点是医患均有放射线暴露,且需要配备放射设备;第三种技术需要硬镜及熟练的硬镜技术,并需要全麻,国内大部分单位未开展硬镜,无法在紧急情况下开展;设备门槛最低的第四种技术中遇到最大的障碍是如何使直径8mm 的支架推送器经口送入声门,因推送器较软,没有足够的支撑力能使推送器方便地调整角度去克服推送器与声门间形成的V型夹角,尽管有用喉镜、软性支气管镜、压舌板等辅助[4-5],但实际效果均不理想,调节和放置时间长,术中风险大,导致很多医院无法开展。如何能在软镜下使推送器快速通过声门,实现软镜下快速安置自膨胀 Y 型金属支架成为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简单迅捷的气道 Y型支架置入技术,有效克服推送器与声门间形成的 V型夹角,实现快速通过声门,快速完成支架置入,使推广软镜下放置自膨胀 Y 型金属支架成为现实,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姜黄素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采用手术结合化、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治愈率.但化疗的最大障碍是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研究耐药产生的相关机制和寻找有效的逆转剂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近年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TBTB系统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外文数据库,并收集建库至2019年3月公开发表的关于TBTB治疗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筛选,分析不同方式治疗TBTB的差异及疗效。结果:TBTB分型包括6种,即炎症浸润型、溃疡坏死型、肉芽增殖型、瘢痕狭窄型、管壁软化型、淋巴结瘘型。在接受传统全身及雾化给药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炎症浸润型的治疗以局部给药为主,溃疡坏死型、肉芽增殖型及淋巴结瘘型大多以药物联合冷冻治疗、热消融为主,而瘢痕狭窄型及管壁软化型可选择内科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建议行多学科讨论后制定具体治疗方案。结论:对于TBTB患者的治疗应严格把握内外科适应证及时机,早期诊断及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nsbronchial cryobiopsy(TBCB)for the etiologic evaluation of diffuse lung disease(DLD).Methods Between December 2015 to April 2017,a total of 38 patients with DLD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for TBCB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and35 of them consented to undergo the procedure under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单纯局部表麻与全凭静脉麻醉I-gel喉罩下进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刺吸活检术(EBUS-TBNA)的应用效果,寻求更好麻醉管理方法,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6年3年内60例在两种麻醉管理方式下进行EBUS-TBNA的手术时间、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95%、体动、呛咳、喉痉挛、恶心、手术穿刺、操作者暂停次数、术后咽喉不适感以及患者、手术操作者和麻醉者的满意度评分的差异。结果从2014年6月起,全麻I-gel喉罩下实施EBUS-TBNA的患者呛咳、恶心、体动的发生更少,手术时间更短,麻醉手术满意度评分更高。结论全凭静脉麻醉I-gel喉罩下进行EBUS-TBNA,是围术期较为安全可行的麻醉管理方式,建议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在尘肺病诊断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尘且诊断不明患者14例。将肺活检组织的病理结果,结合粉尘接触史、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明确TBCB对尘肺病诊断的有效性。观察并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确TBCB对尘肺病诊断的安全性。结果 14例接受TBCB的患者中有13例在硬质支气管镜联合软性支气管镜下完成,1例在气管插管联合软性支气管镜下完成,操作时间(50.71±21.86)min。每例获得组织标本数量为(6.71±1.27)块,标本大小为8(1,25)mm^2。病理诊断提示:11例职业相关的间质性肺病;1例普通型间质性肺炎;1例提示肉芽肿,考虑增殖性结核或结节病可能;1例过敏性肺泡炎可能。经多学科会诊,最终确诊尘肺病7例,普通间质性肺炎1例,结节病1例,过敏性肺泡炎1例,4例诊断不明,明确诊断率71.43%(10/14)。根据2013英国胸科协会制定的成人支气管镜检查指南行术中出血分级,术中严重出血2例,中度出血3例,经止血处理后出血均停止;气胸1例,肺压缩约30%,行胸腔穿刺抽气后吸收。结论 TBC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肺活检技术,可获得尘肺病病理学证据,对尘肺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2例较长时间误诊为肺结核的非HIV感染的马尔尼菲青霉病,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表现.方法 收集2015年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2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马尔尼菲青霉病作为关键词,分别在Pubmed、中国知网检索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文献,对报道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病例1,男性,32岁,以发热、咳嗽、咳痰、咯血为主要表现,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无效,支气管镜下见气管上段新生物,气管、支气管黏膜表面白色坏死物附着,气管黏膜组织、支气管镜抽吸液培养确诊为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2,女性,28岁,以反复高热、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胸部CT提示左上肺团块影伴左上肺不张,院外长时间抗结核治疗无效,并出现全身多处脓肿和溶骨性破坏,后经头顶部包块穿刺液培养确诊为马尔尼菲青霉病.对1980-2014年的文献进行回顾,中国知网共报道马尔尼菲青霉病1 826例,Pubmed共报道471例,78.3% ~91.7%病例合并HIV感染,90%以上伴有发热,约50%患者伴有咳嗽、贫血、皮肤损害,近60%出现肺部浸润性阴影,40%左右的患者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结论 马尔尼菲青霉病常发生于HIV感染的患者,但免疫功能正常者亦可发生,临床表现各异,容易被误诊为结核病.临床中对于经常规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的免疫功能正常者需高度警惕,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敖知  朱旭友  郭述良  李一诗  肖洋  李娴  易祥华 《重庆医学》2021,50(6):973-976,981
目的 分析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获取的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肺组织标本的病理学形态特征,评估TBCB对CTD-ILD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3例于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善TBCB并确诊为CTD-ILD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TBCB取材情况、组织病理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CTD-ILD患者中,男6例,女17例,平均年龄(55.0±9.02)岁.呼吸系统症状主要为咳嗽、喘息和活动后气促.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为双肺多发网状、片状和磨玻璃样改变.实验室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查均为阳性.其中干燥综合征(SS)6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5例,抗Jo-1抗体综合征3例、类风湿关节炎(RA)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例,系统性硬化症(SSc)3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MCTD)1例.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见于RA、SS、PM/DM和SSc,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见于RA、SLE、SS、PM/DM、抗Jo-1综合征和SSc,机化性肺炎(OP)见于RA、SS、PM/DM、抗Jo-1综合征和SSc,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见于RA和SS,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见于RA.DM/PM和MCTD各1例表现血管畸形.病理确诊组17例,病理不确定组6例,两组的标本数和切片组织最大截面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病变组织占比分别为83.23%、4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TD-ILD在病理形态上倾向混合性间质性肺炎,主要呈NSIP样改变,OP多与其他类型间质性肺炎合并存在;TBCB能满足病理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