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3篇
基础医学   74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324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3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原因及其翻修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原因及其翻修方法。方法:10例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行翻修术的病例,其中腰椎滑脱症5例,腰椎管狭窄症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手术节段为L4/54例,L5/S1 3例,L4/5+L5/S1 3例;融合器应用BAK(旋入型)7例,聚醚醚酮矩形融合器(PEEK)2例,钛金属矩形融合器1例。于首次术后1~90d内行翻修术。就其脱出原因,再次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融合器脱出的原因:矩形融合器中2例型号太小,1例放置位置偏后;旋入型融合器1例定位错误,其余大都因两枚融合器之间发生碰撞挤压所致。翻修术后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8例,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17个月,均得到融合,无融合器再次移位或脱出以及内同定的断裂,1例伴有足下垂者遗留患足背伸肌力减弱,其余病例神经症状消除。结论: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可能原因有融合器型号偏小导致椎间隙撑开不够,放置位置偏后,两枚融合器不对称或距离太近发生碰撞等。早期、积极的手术翻修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保留部分关节突后路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在保留部分关节突情况下应用后路腰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6例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摄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测量是否有椎间失稳;在轴位MRI上分别测量保留完整关节突、1/2切除、全部切除三种情况下关节突内侧距离以及旁矢状位上、下椎体前后缘切线的距离。根据上述数据选择后路腰椎间融合器的宽度、长度,规划手术,应用后路腰椎间融合器施行椎间融合。结果:16例中,7例术前有椎间失稳;L4/5、L5/S1两节段术前MRI测量上述三种情况下关节突距离差异显著(P<0.01)。12例于术中切除1/2关节突,2例约切除2/3,2例切除超过2/3。14例单纯置入腰椎间融合器,2例辅助使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随访6~24个月,无术后椎间滑移;15例骨性融合,时间5~15个月;1例未愈合,随访期间未发生腰椎间融合器移位。结论:应用后路腰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时多数患者难以保留完整关节突;而选择宽度10mm以内的后路腰椎融合器、保留约1/2的关节突在大多数病例是可行的,经短期随访,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lebral fractures,OVFs)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随着人口平的老龄化,这一问题将更加严重[1-2].随着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彤术的开展,人们发现骨质疏松件椎体骨折同其他骨折一样,也存在骨不愈合现象.  相似文献   
4.
钢丝环扎加张力带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应用以及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特点。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5年8月行钢丝环扎加张力带治疗的新鲜粉碎性髌骨骨折病人62例。结果随访8~20个月,优良率为87.1%,无骨折再移位。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牢靠、能早期活动、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模型的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个客观的具有代表性的脊髓损伤模型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随着脊髓损伤模型的发展,评价标准也在发展。目前在标准主要评价其运动、感觉功能,此外还发展了病理学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更多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接受了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自从1987年完成首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以来,微创手术已经在各个外科领域迅猛发展。由于脊柱局部解剖复杂且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脊柱外科对于精准的要求更高。传统手术需要广泛暴露,无辅助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时偏移1mm以上的概率可达37.5%~([1]),其原因可能是术中无法实时观测器械或螺钉与相关解剖标志的位置关系。即使有术前CT、术中透视甚至导航等多种辅助手段,置钉的失败率仍高达4.1%~28.9%~([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难治病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年3月~2005年3月行Kyphoplasty的11例18椎体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前后X片、CT及MRI检查椎体高度、椎体后壁完整性、有无脊髓压迫及患者症状、体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1例15椎体均安全顺利完成手术,椎体高度恢复及症状、体征改善满意,3椎体放弃手术。结论:难治病例大多数可有效地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相似文献   
9.
朱雪松  郑芳  何婧 《医药导报》2007,26(10):1217-1218
目的 建立复方环丙沙星栓中环丙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Poresphere C18(4.6 mm×150 mm,5 μm ),流动相为0.05 mol·L-1枸橼酸-乙腈(82:18)(用三乙胺调pH值至3.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7 nm. 结果 环丙沙星和甲硝唑分别在1~36和2.5~9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7%(RSD=1.33%),97.78%(RSD=1.47%).结论 该法可同时测定复方环丙沙星栓中环丙沙星和甲硝唑两种成分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环丙沙星栓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它是导致日常生活和工作障碍的主要病种之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很多,有相当一部分的病人采用手术治疗,常规的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优良率在70%-85%之间。腰椎间盘常规手术,损伤了椎板、纤维环、椎管内组织以及外部的肌肉韧带等,椎管内无一例外将出现硬膜外纤维化及粘连、瘢痕,这是外科手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