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就诊顺序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使用常规抗生素、激素、茶碱类药物进行治疗;联合组(43例)每日睡前口服孟鲁司特加雾化吸入沙美特罗。对比两组疗效和肺功能改善程度。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临床症状减轻,与对照组的81.1%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联合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量百分比(FEV1%)和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的协同作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利用亚胺培南来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56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一组给予亚胺培南治疗作为观察组,另一组给予西司他丁治疗作为对照,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亚胺培南组较西司他丁组在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分别为89.29%对85.71%,81.43%对75.00%,7.14%对7.1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胺培南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0岁,因"干咳、左胸背痛1月余,发热半月余,活动后气促1周"于2009年10月13日入院.患者2009年9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左侧胸背部疼痛,无咯血、盗汗等不适;9月29日出现发热,以午后夜间为主,最高体温40℃,在当地诊所治疗1周,症状无好转.  相似文献   
4.
曾立  朱钦剑  熊昊 《华西医学》2005,20(2):267-268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0例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0例服比索洛尔2.5~10mg/d,B组40例服安慰剂。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服药1~4年,平均服药时间为476天,1年后复查超声心动图。以临床心功能状况、超声心动图及主要终点事件———死亡率作为评估疗效的指标。结果:1年后A组患者心功能改善,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从平均58.1±6.3缩小至53.8±6.5(P<0.05)。左室射血分数从平均31.8±3.8上升至37.1±3.5(P<0.05),1年内A组死亡3例,B组死亡4例,死亡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2年和3年存活率分别是67.5%和55%。而对照组2年和3年存活率分别是45%和25%(P<0.05),治疗组远期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服用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使患者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后电张调整性T波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后T波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16例PSVT患者待其PSVT终止后连续观察心电图是否存在T波变化(其中4例因冠心病排除在外),如3天内T波无变化则放弃观察,如T波出现变化则继续观察直至T波完全恢复正常为止,同时排除原发性T波变化的因素干扰。结果:在212例患者PSVT终止后出现T波变化者46例,占总数的22%,且T波变化的几率、持续时间、T波倒置幅度与PSVT持续时间、心室率呈现一定规律性。结论:PSVT、患者在PSVT终止后出现T波变化,要考虑电张调整的因素,而这种T波变化是异常除极后心肌的一种正常电生理表现形式,而非原发性T波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