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朱金章  李季 《中国乡村医生》1995,10(10):F004-F004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均以1980年12月全国内科学术会议上通过的“缺血性心肌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包括病史、典型症状、体征和心电图改变。 1.2 一般情况 年龄最小38岁,最大56岁;男5例,女2例;干部3例,工人3例,家庭妇女1例;有高血压病史3例;动脉硬化2例;症状及体征:发病时均有胸前区疼痛,胸闷不适;3例心源性休克;3例心律失常。心电图定位;2例广泛性前壁心梗,2例前壁心梗,1例前间壁心梗,1例急性下壁心梗。 2 体会 2.1 设立“急救箱”和“抢救药品专柜”,牢固树立就地抢救观念 病人绝对卧床、防止搬动;给予镇痛、镇静、吸O_2;口含硝酸甘油或冠心苏合丸等;静点低分子右旋醣酐及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静脉补液;常规给予静点利多卡因预防心律失常;有条件可给予能量合剂或GIK(极化液)等。7例就地抢救均获成功与及时实施上述措施有条不紊地诊治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为巩固治疗、顺利转送上级医院进行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