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39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评价氨酚喹的疗效,在恶性疟原虫出现氯喹抗性的巴基斯坦旁遮普,对中、高度感染的恶性疟病例进行了观察。体外和体内观察的病例分别选择自1984年11、12月和1984年12月疟疾发病者(1984年12月中旬至1985年1月下旬,当地无疟疾传播)。体内试验以氨酚喹10mg/kg连续2天治疗40  相似文献   
2.
日本束.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onicusTanabe)是新发现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林金祥等于1985年在龙海等9个县市的调查,发现当地人群感染率高达4.9%(178/3639)。鉴于对本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面尚缺乏了解,我们对云霄、龙海、漳州等县市发现的93例病人,进行了临床和吡喹酮治疗效果的观察。  相似文献   
3.
上海肺细粒棘球蚴病两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粒棘球蚴病是流行于牧区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上海罕见。现介绍2例如下。例1,男,30岁,上海市上海县人,电工。因持续咳嗽10个月,间断血痰8个月,于1994年7月以“双肺阴影待查,先天性肺囊肿可能”入院。体检:左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双肺未闻及干罗音和湿罗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不大。胸部X光片:右肺下野外带可见8.5cm×5.5cm的阴影,左下肺内带可见7cm×7.5cm及9cm×8.5cm大小的阴影,双侧阴影均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一致,阴影周围清晰,未见钙化及浸润性病灶,双侧肋膈角清晰。病人入院后痰血量稍有增加,伴左侧胸痛和低热。先后给予头孢拉…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日本棘隙吸虫病的治疗药物与方案,我们对50例粪检阳性病例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观察。50例分层随机抽样分为3组,分别给予吡喹酮20、10、5mg/kg顿服,各15、17和17例,另2mg/kg1例。上述3组治后1月粪检阴转率依次为86.7%(13/15)、94.1%(16/17)和100%(17/17):经统计学处理,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mg/kg者治后1月粪检仍阳性,但大便虫卵较治前减少94.4%。结果表明,吡喹酮是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药物副作用较轻,疗效较好,给药简便。建议在实际应用中采用5~10mg/kg顿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妊娠妇女的疟原虫血症及其对胎儿的影响,于1984年2月至1985年7月,在尼日利亚拉各斯的2所大医院中,随机选择230例住院分娩妇女为对象。分娩后立即取周围静脉血、胎盘血和胎儿脐带血,制厚、薄血片查疟原虫。 230例妇女中20例(8.7%)厚血片疟原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2例何杰金氏病的患者,在放射治疗合并化学治疗中出现发热和昏睡。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增多(为20~40个/mm~3)、蛋白含量增高(为108~364mg/100ml)和糖含量降低(各为23和32mg/100ml)。该2例凭经验进行了真菌或结核性脑膜脑炎的治疗,最后死亡。脑组织的组织病理切片检查表明为坏死性大脑炎,有弓形体包囊和滋养体存在。其中1例死后,弓形体的血清间接荧光抗体(IgG)滴度为1:256。  相似文献   
7.
对血吸虫病患者的肾上腺功能的报道不一致,动物实验中又缺乏有关资料,这促使了作者进行肾上腺形态和功能的观察。以7周的雌鼠感染220条曼氏血吸虫尾蚴,2个月后与未感染的对照动物一并剖杀。解剖后,测肾上腺重,并切片后染色检查。取消化后的肝和大小肠,作总虫卵计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皮质激素。结果:肝和大小肠的  相似文献   
8.
呋喃丙胺合并敌百虫治疗血吸虫病仍是当前主要疗法之一。为改进剂型,减轻药物的副作用,我们对呋喃丙胺的两种不同缓解肠溶片进行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单核细胞因子在激活人体中性粒细胞杀死福氏纳格勒阿米巴的作用,本文进行了下列三方面观察:1.条件培养基培养的中性粒细胞杀灭阿米巴的观察:11次试验结果表明有胎牛血清、正常兔血清或抗纳氏阿米巴血清时,中性粒细胞不能杀灭阿米巴。用条件培养基(以单核细胞2×10~6/ml孵育于含10%灭活的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其中有或无1μg/ml PHA)培养的中性粒细胞加胎牛血清或正常兔血清时,也不能杀灭阿米巴;如有抗血清存在,则可杀死(p<0.001)。5次试验结果表明只有抗体时,阿  相似文献   
10.
总结18例亚临床脑型患者因吡喹酮治疗诱发的临床症状和转归。神经精神症状有癫痫、头痛、恶心、呕吐、肢体瘫痪、运动性失语和思绪紊乱等。症状首次出现在治程中至治毕1 年。治毕随访6月至3年,出现癫痫的10例中近3月未发者9例,近6月未发者7例;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的18例中16例症状消失,2例减轻;出现其他神经精神症状者除 1例外均消失。其转归似与囊虫结节引起脑部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