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强的松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多西他赛联合强的松联合治疗,治疗方案为:多西他赛120 mg/m2,d1,静脉滴注;强的松5 mg, d1~d21,口服,2次/d,21 d为1个疗程.至少完成两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反应率、骨痛缓解程度、生存率、总体生存时间和毒副作用等指标.结果 36例患者中有32例可以评估疗效,根据血PSA下降的程度进行判断,完全缓解12例(37.5%),部分缓解10例(31.3%),稳定6例(18.8%),进展4例(12.5%),总有效率为68.8%.25例存在骨痛的患者中,有10例(40.0%)骨痛缓解有效.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的9例患者中有6例(66.7%)骨痛缓解有效;近期疗效为部分缓解的8例患者中,有4例(50.0%)骨痛缓解有效.总体生存率为62.5%(20/32),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6~39个月).按血清PSA反应率进行分层,完全缓解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83.3%,部分缓解为70.0%,稳定为33.3%,进展为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8,P=0.008).化疗过程中出现多种毒副作用,但予以治疗后可缓解,患者可耐受.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强的松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显著,且毒副作用可耐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WNK1激酶( with no lysine kinase 1)-STE20相关脯氨酸/丙氨酸丰富激酶( Ste20-related proline/alanine-rich kinase,SPAK)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以及低钠高钾饮食干预后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致病作用。方法:75名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经低钠高钾饮食干预1个月,通过Realtime PCR对干预前后外周血中的WNK1和SPAK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受试者血压、血尿生化指标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组外周血中WNK1和SPAK mRNA水平的表达较健康志愿者组明显升高,低钠高钾饮食干预后信号通路的表达则较基线期明显下降。统计学分析表明WNK1激酶的表达水平与血压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WNK1-SPAK激酶通路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饮食结构的变化可通过改变WNK1-SPAK-NCC信号通路的表达而调节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与顺铂(DDP)联合应用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d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的CNE-1细胞分别暴露于MG132和DDP、单独MG132或者DDP,24h后,流式细胞术(FCW)检测CNE-1细胞的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测定CNE-1细胞中Bcl-2和Bad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MG132和DDP联合用药组CNE-1细胞凋亡率(53±3.2)%较单独应用MG132组(20±1.7)%、DDP组(18±2.3)%的凋亡率显著增加。蛋白质检测结果显示,与MG132组、DDP组比MG132和DDP组Bcl-2的表达减少约3倍,而Bad的表达增加约2倍。结论:MG132和DDP联合应用可能通过降低Bcl-2同时增强Bad的表达而进一步诱导CNE-1细胞的凋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MG132能够增强DDP对CNE-1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共手术治疗的689例食管癌、贲门癌病例,总结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体会。结果:共发生吻合瘘12例(1.7%),其中颈部吻合口瘘4例,无一例死亡。胸腔内吻合口瘘8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2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充分的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管理是降低吻合口瘘的关键;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朱逸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3):2917-2918
目的探讨CT关住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病的诊治方案选得意义。方法选取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病患者,均在CT平扫检查的基础上实施CT灌注成像扫描。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与溶栓标准符合,CT灌注成像检查,病灶侧局部rCBF参数、rCBV参数、达峰时间与病灶对侧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在溶栓24h后NIHSS评分分值减少幅度≥4分,显著改善,占70%;1例无变化,占5%;5例分值较治疗前增加,占25%。行3个月随访显示,死亡1例,其它无异常表现。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病疾病,采用CT灌注成像检查,可对患者脑储备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利于治疗方案个体化选择,为改善预后创造条件,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肺腺癌患者和健康人DC细胞形态学、增殖力及肿瘤抗原致敏后表型的差异.方法:采集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诱导培养DC细胞;一定时间后观察DC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计数仪检测DC的增殖力,提取原代培养的肺腺癌细胞抗原致敏DC,36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表型变化.结果:两组DC细胞培养至第6天时,形态学无明显差异,而肿瘤患者细胞增殖速度比健康人缓慢.在肿瘤抗原修饰后36h,肺腺癌患者DC细胞的CD83、CD86、HLA-DR表达均比健康人降低.结论:体外培养的两组DC细胞形态学无明显差异,但肿瘤患者DC的增殖力及肿瘤抗原修饰后DC细胞表型的表达率均明显低于健康人.  相似文献   
8.
姜荣明  徐胜  朱逸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416-2417
<正>昆山市地属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平原,是上海经济圈中的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之一。近20年来,随着昆山市招商引资和招商选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工业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同时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接触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为初步了解我市工业企业的基本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和危害程度情况,笔者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昆山市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检测ELISA法和TPPA法的结果,提高血液安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和采用梅毒螺旋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法(TPPA)进行梅毒螺旋抗体的阳性确认.结果 昆山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检出率逐年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业的无偿献血者,梅毒检出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避免血源的浪费和提高血液安全,应对献血者的血浆样本进行严格筛选筛查,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连续缝合与间断褥式缝合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风心病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连续缝合组及间断褥式缝合组,每组20例。比较2组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连续缝合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均明显短于间断缝合组,术后需正性肌力药物减少,呼吸机辅助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2组均无瓣周、瓣缘漏发生。Cox模型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阻断时间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主动脉阻断时间>87.2 min组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是主动脉阻断时间≤87.2 min组的4.327倍。结论主动脉阻断时间>87.2 min多提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而瓣膜置换术中采用连续缝合法可显著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从而有效控制心肌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