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丙泊酚靶控浓度与脑电双频指数变化的关系。方法 :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都选择气管插管丙泊酚靶控麻醉,治疗组的靶浓度从0.5μg/m L开始逐级递增,递增梯度为0.5μg/m L;对照组靶浓度从2.0μg/m L开始逐级递增,递增梯度为1.0μg/m L。两组患者都记录了清醒状态时、意识消失时、插管前、插管后1min、插管后3min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与意识消失时丙泊酚诱导总量。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分别为3.14±0.12μg/m L和3.14±0.15μg/m L。治疗组的丙泊酚诱导总量分别为224.84±70.84mg,对照组为248.54±62.01mg,治疗组的丙泊酚诱导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麻醉期间两组的MAP与HR值都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不过治疗组插管不同时间点MAP与HR值都高于对照组。两组清醒状态时的BIS值都明显高于其他监测点,而对照组由于丙泊酚用量的增加,BIS下降的幅度更大,组间对比差异都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IS可准确地反应丙泊酚的镇静深度,低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能有有效保持BIS值稳定与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丙泊酚诱导总量,保障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朱联周  唐淑惠 《吉林医学》2012,33(17):3609-3610
目的:探讨喉罩应用于良性乳房包块切除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将200例乳房包块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MA)与气管导管组(TT)进行对比。结果:喉罩与气管内插管比较,血液动力学变化明显低于后者,且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与咽部不适的发生率也低于后者。喉罩在良好的镇静深度下置入可防止喉痉挛。结论:对喉罩的应用要权衡利弊,尽可能做到使患者围术期安全、舒适。  相似文献   
3.
朱联周  孙学彦  唐淑慧 《吉林医学》2013,34(17):3350-335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LC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SF组)。结果:诱导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SF组和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F组短,VAS评分在4~24 h内各时间段SF组较F组低。结论: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行老年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纳布啡组(N组)、舒芬太尼组(S组)及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组(N+S组),每组20例。观察和记录术后镇痛前(T0)及术后镇痛即刻(T1)、5 min(T2)、10min(T3)、20 min(T4)、40 min(T5)的脑电双频指数(BIS)、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6、12、18、24 h的镇痛效果。结果①VAS评分:术后6 h 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18、24 h N+S组均显著低于N组与S组(P 0. 05)。②T1~T3时段N+S组、N组、S组BIS及HR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P 0. 05),SBP、DBP均高于同组T0时(P 0. 05)。T1~T4时段BIS、SBP、DBP、HR N+S组、N组均优于同期S组(P 0. 05)。③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N+S组均少于N组和S组(P 0. 05),N组均少于S组(P 0. 05)。④不良反应总发生率N+S组均低于N组和S组(P 0. 05)。结论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6.
目前病人自控镇痛(PCA)最常用的药物是吗啡,但吗啡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过度镇静等)使人担忧。曲马多由于其对循环呼吸影响小而备受关注,我们将曲马多用于术后持续恒量静脉输注镇痛,并与效果确切的吗啡硬膜外镇痛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曲马多组:用曲马多静脉镇痛病人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2.8&#177;18.2)岁;体重(52.7&#177;12.9)kg。其中乳癌根治术8例,胃、胆道术40例,肾手术2例。吗啡组:同期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50例病人行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34.4&#177;17.1)岁;体重(60.1&#177;9.0)kg。其中子宫及卵巢手15例,下肢骨折35例。两组病人ASAⅠ~Ⅱ级。1.2方法应用镇痛泵,2ml/h,持续给药,最大容量100ml。吗啡组:硬膜外负荷剂量吗啡1mg+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5ml持续硬膜外腔镇痛:0.125%~0.20%布比卡因+0.1mg/ml吗啡溶液2ml/h。曲马多组:静脉负荷剂量曲马多50mg+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5ml;术后持续恒量静脉输注:4mg/ml曲马多溶液2ml/h。两组中每100ml镇痛复...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2000年9月~2004年3月,应用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异丙酚,配伍用不同种药物进行人工流产术和刮宫术163例,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朱联周  陈建伟 《新疆医学》2010,40(11):101-102
胃镜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性操作,但胃镜对咽喉部刺激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尤其当内镜插入通过咽喉部时患者往往会有呛咳;在镇静情况下施行胃镜诊疗,避免了非镇静状态下胃镜检查所带来的各种痛苦和病人的恐惧心理。我们应用丙泊酚复合少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门诊无痛胃镜检查,不仅能够消除病人的痛苦,而且对提高胃镜诊断的正确率和操作的准确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氟烷麻醉大鼠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及其与源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低剂量麻醉组、中剂量麻醉组、高剂量麻醉组,每组10只。低剂量麻醉组、中剂量麻醉组、高剂量麻醉组分别吸入浓度为1. 5%、2. 4%、3. 0%的异氟烷,对照组吸入含30%的氧气和空气混合气体。12 h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认知功能(潜伏期和穿越原平台次数),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GSK-3β、β-catenin蛋白水平。结果高、中、低剂量麻醉组大鼠潜伏期和穿越原平台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 76±2. 38 s vs. 9. 64±2. 13 s vs. 8. 60±2. 07s vs. 7. 55±1. 96 s; 8. 72±0. 95次vs. 7. 88±0. 83次vs. 7. 05±0. 71次vs. 6. 23±0. 59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高剂量麻醉组最高,其次为中剂量麻醉组,最低为低剂量麻醉组,呈剂量依赖性(P 0. 05)。HE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形态正常;各麻醉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出现形态学改变,细胞间隙增宽,核染色质模糊不清,胞核固缩、浓染甚至破裂。高、中、低剂量剂量麻醉组大鼠海马组织GSK-3β、β-catenin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 89±0. 22 vs. 1. 37±0. 18 vs. 0. 88±0. 13 vs. 0. 39±0. 09; 1. 66±0. 19 vs. 1. 24±0. 15 vs. 0. 85±0. 11 vs. 0. 51±0. 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高剂量麻醉组最高,其次为中剂量麻醉组,最低为低剂量麻醉组,呈剂量依赖性(P 0. 05)。结论异氟烷可能通过激活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使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从而造成认知功能障碍,这可为临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