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1篇
  2023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2月—2021年10月黄石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7例活动期UC患者作为活动期组,同期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7例缓解期UC患者作为缓解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67例活动期UC患者分为轻中度组(37例)和重度组(3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TNF-α、HMGB1、扣带蛋白(cingulin)、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 protein-1,ZO-1)、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表达水平。比较对照组及轻中度组、重度组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对照组及活动期组、缓解期组相关指标水平。分析UC患者血清TNF-α、HMGB1与氧化应激指标(MDA、SOD)、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粪便钙卫蛋白(FC)联合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比值(NPR)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病情活动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在黄石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74例UC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结肠镜检查结果分为缓解期17例、活动期57例,其中Ⅰ级17例、Ⅱ级21例、Ⅲ级19例,选择同期住院治疗且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3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及FC,并计算NRP。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及不同活动度患者血清CRP、ESR及FC、NPR的差异性,分析血清CRP、ESR及FC、NPR与内镜分级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FC联合NPR、CRP、ESR、FC、NPR评估UC患者病情活动度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CRP、ESR及FC、NP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活动期UC患者血清CRP、ESR及FC、NPR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P <0.05),不同活动度UC患者血清CRP、ESR及FC、NP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活动期级...  相似文献   
3.
军队离退休干部是共和国的功臣,更是党和国家的巨大财富。切实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保障老干部的身心健康,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每一个从事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者刻不容缓的神圣职责。作为当代的军队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者,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临床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67例为结直肠癌组,同期159例结直肠良性病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A724、CA125、CA199、CEA血清水平及异常率,比较4种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方法学评价指标。结果:两组4种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水平及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肿瘤标志物中CEA有较高的灵敏度(68.7%)、约登指数(0.586)、阳性预测值(73.0%)及阴性预测值(87.9%);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86.6%)、约登指数(0.688)及阴性预测值(93.9%)。结论:CA724、CA125、CA199、CEA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脾部分栓塞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病例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部分栓塞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具有确切的疗效,但同样有并发症,且有的并发症很严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除与栓塞面积、术前准备和术中无菌操作有关外,病例的选择很重要。我们通过对102例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作脾部分栓塞术病例的选择,进行了有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及内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7年5年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1周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对临床资料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53例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中有76例(10.1%)发病前1周内有服用过NSAIDs药物史。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出血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SAIDs组年龄明显偏大,伴有心脑血管病和骨关节病,出血前常无消化道症状,与非NSAID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AIDs组内镜检查以胃溃疡和糜烂出血为主要病变,与非NSAIDs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老年人应尽量减少NSAIDs的使用,必须服用者应注意观察上消化道症状,必要时加服胃黏膜保护剂干预以减少或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E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黄石市第五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6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等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g A、Ig G、Ig M表达水平及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和CD4+/CD8+比值等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乳酸、DAO、内毒素、L/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乳酸、DAO、内毒素、L/M值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D-乳酸、DAO、内毒素、L/M值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朱珊玲 《河北医药》2013,(23):3605-3606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因发病急、病程快、病情重、病死率高,一直以来是临床研究所探讨的课题。胆石性、酒精性、代谢性等多种致病因素参与AP的发生。轻症AP在临床较为多见,占急性胰腺炎的90%-95%。但若不积极治疗则可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SAP起病急、病情凶险复杂,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中20%~25%的患者临床上病情重,可出现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SAP的诊治观念几经反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其受体在反流性食管炎及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内镜活检标本:正常食管上皮20例,反流性食管炎22例,长段BE14例中ET-1及其受体ET(A)R、ET(B)R的表达。结果反流性食管炎中ET-1及ET(A)R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3.25±1.78vs.1.10±0.71,P=0.000;2.13±1.06vs.1.12±0.64,P=0.001)。BE近侧端的ET-1mRNA水平显著高于BE远侧端(3.03±1.83vs.1.16±0.70,P=0.004)及正常食管上皮(P=0.002)。BE两端的ET(A)R及ET(B)RmRN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显示,ET-1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阳性表达(51.18±30.14)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21.10±18.17,P=0.000)及BE远侧端(28.02±24.92,P=0.022),近侧端BE的阳性表达(50.07±25.88)显著高于BE远侧端(P=0.030)及正常食管上皮(P=0.001)。在反流性食管炎,轻、中、重度炎症评级的ET-1表达分值分别为36.08±27.84,65.86±11.82,98.00±8.49,呈阶梯式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ET(A)R及ET(B)R在炎症及非炎症组织中表达均较弱,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1及ET(A)R在反流性食管炎中表达增加可能与炎症有关,ET-1可能在BE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慢性重度乙型肝炎导致肝细胞严重损伤,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功能明显降低,同时肝细胞肿胀、汇管区渗出性病变与水肿、小胆管内胆栓形成,使胆汁排泄障碍,而反流入血,使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胆汁淤积通过多种机制造成肝细胞损伤。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是一种亲水性胆汁酸,具有利胆作用、拮抗疏水性胆汁酸的细胞毒作用,保护肝细胞膜,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近年研究发现UDCA可诱导刺激受损肝细胞分泌、抗凋亡及介导胆管细胞保护作用[1],从而可以减轻胆汁淤积及改善肝功能。我们用UDCA对慢性肝炎重度伴胆汁淤积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