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8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91篇
内科学   20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566篇
预防医学   238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21篇
  2篇
中国医学   239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趋势下,人员的关系特征将逐渐得到重视。社会网络分析是深入研究人员关系特征的重要工具。在从范式、方法和理论三个方面对社会网络分析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发现社会网络分析在国外卫生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较为丰富,而在国内的研究较为缺乏,且仅局限于知识管理层面。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丰富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生存率是评价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描述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20万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以真实世界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之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202 542例。通过患者复诊病史资料、电话随访及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生存随访信息,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应用寿命表法估计各个病种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以性别、年龄组、首次治疗时间分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绘制各病种的总体生存曲线。结果:患者总体的1年、3年、5年OS分别为89.8%、77.4%和71.0%;男性患者5年OS为58.8%,女性患者为78.7%。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OS最高,为98.6%;胰腺癌患者最低,为11.4%。2013—2017年首次治疗的乳腺癌、肺癌和肾癌患者5年OS分别为90.0%、55.9%和80.7%,显著高于2008—2012年首次治疗患者,其他肿瘤未见显著上升。结论: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经规范诊治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女性生存情况显著优于男性,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生存改善可能归功于新的临床治疗和早诊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性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38)。对照组单纯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不同用药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均下降显著,治疗组降压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高血压疾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哌酮与舒巴坦的浓度,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氯唑沙宗为内标,采用Waters BEHC18柱(2.1 mm×100 mm,1.7 μm)进行分离,通过串联质谱仪,负离子检测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定量测定。对某院2018年以不同给药方案进行治疗的73例住院患者测定的头孢哌酮/舒巴坦血药浓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头孢哌酮与舒巴坦在测定条件下1~2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两者日内精密度RSD均<10%,基质效应分别为(72.77±0.99)%与(75.72±0.11)%,提取回收率均>90%。73例患者共监测血药浓度96次,其中不同给药方案2 g,q8 h(43例次);2 g,q12 h(26例次);2 g,q6 h(27例次),各组头孢哌酮血药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34.12 mg·L-1(4.12~177.79 mg·L-1)、31.23 mg·L-1(1.89~251.8 mg·L-1)、59.96 mg·L-1(1.77~140.58 mg·L-1),舒巴坦血药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6.3 mg·L-1(0.61~136.01 mg·L-1)、28.83 mg·L-1(0.5~133.69 mg·L-1)、11.17 mg·L-1(0.73~143.53 mg·L-1)。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头孢哌酮血药浓度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舒巴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满足临床头孢哌酮与舒巴坦浓度的检测;头孢哌酮/舒巴坦在不同给药方案下血药浓度结果与个体差异相关,有必要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并依据结果适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其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癌介入治疗后出现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严重者可引起死亡。本文分析 11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的原因 ,并探讨其处理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8年 4月~2 0 0 2年 2月共行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89例 ,其中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 11例 ,占 12 %。 11例中男 10例 ,女 1例 ;年龄 43~ 68岁 ,均经B超、CT、AFP检查及肝动脉造影确诊 ,其中右肝巨块型 6例 ,结节型 4例 ,左肝巨块型 1例。按Child分级 ,肝功能A级 4例 ,B级 6例 ,C级 1例。术前作钡餐检查 3例 ,1例有胃底食管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并发低血糖多见于肝癌晚期的患者,而以严重低血糖昏迷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肝癌,国内尚未见报告。 邹某,男性,19岁。因反复昏迷5天于1989年5月3日入院。1989年4月29日晨家人发现其不省人世,即送往医院,经静脉推注高渗糖后立即清醒,当时测血糖为28mg/dl。后反复发作5天转入我院。起病前无腹痛、黄疸、体重改变等。查体见全身无黄染。肝肋下5cm,剑突下2cm触及,质硬。入院后反复于夜间空腹时昏迷,查血糖在0.78—1.68mmol/L,同时测胰岛素及  相似文献   
7.
8.
为离退休老年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对象与方法江苏省某市体育运动学校自行车队男性少年运动员11人,年龄14·3±0·42岁,身高174·0±1·37cm,体重61·7±2·09 kg,体脂率14·4±1·54%,训练年限0·7±0·17年。所有实验对象均经病史询问和临床身体检查证实无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相关疾病,心理状态良好。选择夏训结束时对所有少年运动员进行一次大运动量训练,训练内容为慢骑20圈后以约每圈51s的速度骑行100公里,最后放松慢骑3圈。自行车场地周长约为535m。测试方法:分别于大运动量训练前、训练结束后30min、6h和24h,无菌条件下取肘静脉血,即刻用少量全血进行全血细胞检…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乳腺癌发病率占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晚期癌细胞远处转移危害较大,目前对其生长与扩散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已表明,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迅速增殖、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生存素(survivin)和生长因子-β复合物(endoglin,CD105)在乳腺癌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