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新斯的明致全身肌僵硬编辑部:贵刊1992年第8卷第3期173页报告的1例用新斯的明、阿托品拮抗维库溴胺而致全身肌僵硬,把肌僵硬归属于新斯的明引起,笔者认为不妥。根据作者用药,新斯的明的量只0.5mg,而新斯的明引起的肌僵硬在临床药理学上是属量效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实质器官移植术后血浆中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水平的检测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对24例实质器官移植受者,用免疫组化法监测HCMV抗原血症。然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18、IL-10及IL-4的水平。结果 HCMV抗原阳性组IL-18的水平高于阴性组(P<0.01),IL-10及IL-4的水平低于阴性组(均P<0.05)。结论 血浆IL-18的水平可作为预测移植患者HCMV感染的一个有效指标,IL-10及IL-4的水平则可作为患者HCMV感染后体内免疫抑制程度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可引起严重的全身免疫系统损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尽管抗HIV逆转录病毒疗法(ART)取得了成功,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目前尚无彻底治愈艾滋病的方法,而且治疗是终身的。由于病毒潜伏库存在,HIV在ART治疗期间持续存在。激活并清除是目前公认的清除HIV潜伏库的策略之一,主要是通过使用潜伏感染...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术中的镇静、消除病人的围术期不良记忆(顺行性遗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各组入室后分别静脉给眯唑安定0.1 mg·kg 1(Ⅰ组)、0.075 mg·kg 1(Ⅱ组)、0.05 mg·kg'(Ⅲ组)和NS 3 mL(对照组,Ⅳ组),术中以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眯唑安定至手术结束前20min。记录基础值及使用咪唑安定后5 min、15 min、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观察镇静程度,遗忘率及术中、术后烦躁,恶心、呕吐,头晕及幻梦等不良反应。结果:I组静注咪唑安定后5 min、15 minMAP较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组MAP、HR、R、SpO2与基础值比较虽有变化但无显著差异(p>0.05)。镇静程度3级及以上Ⅰ组29例、Ⅱ组26例、Ⅲ组19例均较Ⅳ组0例有显著差异(P<0.05),Ⅰ、Ⅱ组间镇静程度无显著差异;但较Ⅲ组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遗忘率96.7%、Ⅱ组遗忘率93.3%、Ⅲ组遗忘率76.7%明显高于Ⅳ组无遗忘(P<0.05). Ⅰ、Ⅱ组间遗忘率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Ⅲ组(P<0.05);镇静和遗忘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性。使用咪唑安定病人有8例出现烦躁不安,不听指令,术后出现恶心、呕吐3例,头晕3例。结论:咪唑安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  相似文献   
6.
《肺癌转化研究》杂志2021年发布了国际首部《重症肺癌国际共识(第一版)》(以下简称《共识》)。该《共识》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承志教授发起,5大学科共87位国内外权威专家参与制定和编写。《共识》对重症肺癌10大重点问题进行论述,包括重症肺癌的概念、病因、诊疗价值、基本诊疗技术和具体诊疗策略等。其中具体诊疗策略包括:外科手术、放疗技术、介入技术、抗肿瘤药物与生命支持技术。《共识》对每一项诊疗策略及其在重症肺癌的具体应用作出了详细阐述,并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的肺癌指南相比,该共识首次明确提出了重症肺癌的概念,聚焦于晚期重症肺癌患者的诊疗,侧重于根据不同重症肺癌患者特征进行个体化治疗。《共识》基于全球化视野下的重症肺癌诊疗,对于中国患者存在两方面的局限性:第一,《共识》推荐的研究人群代表性和适应性可能对中国患者有所欠缺;第二,相比欧美国家,中国有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但未提及。因此,该文对《共识》进行解读,以期为中国重症肺癌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地氟醚预处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接种于培养板或培养皿中,随机分为5组(n=5),正常对照组(C组)不行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A/R组)缺氧30 min后,复氧60 min;缺氧/复氧+炎症介质刺激组[A/R+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组]在复氧同时加入10 ng/ml rhTNF-α 10 μl;地氟醚预处理+缺氧/复氧组(Des+A/R组)及地氟醚预处理+缺氧/复氧+炎症介质刺激组(Des+A/R+ rhTNF-α组)先给予7.2%地氟醚30 min,洗脱10 min,然后进行缺氧/复氧,复氧同时加入10 ng/ml rhTNF-α 10 μl.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A/R组和A/R+rhTNF-α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A/R组比较,Des+A/R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A/R+rhTNF-α组比较,Des+A/R+rhTNF-α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电镜下,A/R组和A/R+rhTNF-α组可见凋亡和坏死细胞,Des+A/R组和Des+A/R+rhTNF-α组细胞处于增殖和修复状态.结论 7.2%地氟醚预处理30 min可减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发生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方法对36例胃癌病人的血清(30例)、胃癌组织(26例)和对照组血清(28例)、胃组织(15例)进行EBV-DNA测定.结果胃癌病人血清EBV-DNA阳性率30.0%(9/30),对照组21.4%(6/28)(P> 0.05).胃癌组织EBV-DNA阳性率73.1%(19/26),对照组胃粘膜组织40.0%(6/15)(P<0.05),其中未分化或低分化类型胃癌组织EBV-DNA阳性率91.7%(P<0.01).结论胃癌的发生与EBV 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并与胃癌的病理类型有关,其中主要是未分化或低分化病理类型的胃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在骨科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A)中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氯诺昔康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12 0例 ,术后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 (L组 ,n =6 0 )和吗啡组 (M组 ,n =6 0 )接受PCA治疗。PCA药物配方分别为 :L组氯诺昔康32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10 0ml;M组 0 .0 5 %吗啡 10 0ml。手术结束前缝合深层组织时给予患者静脉连接PCA泵。背景输注速率 2ml·h 1,单次PCA剂量 0 .5ml,锁定时间 15min。术后定时观察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的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L组在术后 4h、8h、16h、2 0h、2 4h、32h和 4 8h的VAS评分均比M组相应各时间点的参数要低 ,但无明显的组间差异 (P>0 .0 5 )。两组在PCA期间M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L组 (P <0 .0 5 ) ,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氯诺昔康应用于骨科手术后PCA的镇痛效果及耐受性良好。其镇痛效果接近甚至优于吗啡 ;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较低  相似文献   
10.
余树春  吴取  朱彪  徐国海 《中国临床医学》2002,9(2):155-156,15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利多卡因和酚妥拉明对高血压病人麻醉苏醒期拔气管导管时对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气管插管的高血压病人60例,ASA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不用任何药物,B组拔管前2min静注利多卡因1.0mg·kg-1,C组拔管前2min静注利多卡因1.0mg·kg-1和酚妥拉明2mg,分别记录术毕时各项基础值,拔管前,拔管后瞬间,拔管后5min和10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按收缩压和心率计算平均收缩乘积(RPP)。同时观察各组并发症的情况。结果:A组病人拔管前,后与基础值相比均显著增加,且并发症较多;B组病人拔管前,后瞬间MAP,HR和RPP均增加,并持续数分钟,C组病人拔管前,后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B,C两组均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高血压病人拔气管导管前联合静注利多卡因和酚妥拉明能有效地预防拔管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