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志内伤所致之胃脘痛甚为常见,祖国医学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我们在名老中医朱师墨教授的指导下,应用中医心理学原理,对情志内伤与胃痛之关系及其辨证论治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汇报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1.性别年龄:140例中,男52例,女88例,男女之比例为1:1.69,女性多于男性。19岁2例,20~29岁16例,30~39岁34例,40~49岁42例,50~59岁40例,60岁以上6例,其中30~59岁之间最多,占84%,最大年龄70岁。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肠腺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关系非常密切,目前尚无特异疗法。我们从祖国医学中探索有效方药,应用中药胃乐益合剂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治疗本病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于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各种疼痛病证,祖国医学认为可概括为虚、实两大类。实性疼痛,多由邪滞经络脏腑、气血阻滞,而致“不通则痛”。依据“通则不痛”的治疗原理,须投予通利之法(如通下、疏利、活血、消滞等)。对此类疼  相似文献   
4.
血崩验案     
患者,女,27岁,已婚,医生。 证候:1956年上半年起,月经量特别多,经期紊乱无规律,每次经净后7~8天又来潮,行经数天后停止,如此反复无常。经血色红,有时紫黑挟有血块,头晕、心慌、神疲,下肢浮肿。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  相似文献   
5.
古代文献记述:早在公元204年,汉代张仲景著“金匮要略”,对流产已有明确的记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公元610年,随朝巢元方著“诸病源候总论”,更明确的专称流产为“漏胞”;同时,对流产的先驱主要症候,分为“妊娠腹痛候”、“妊娠腰痛候”、  相似文献   
6.
对闭经的治疗,一般常用疏通气血之法,但决不可一概滥用。我们还必须辨别虚实之不同。一般来说,实症的月经涩少,周期延后,甚至闭经,多半是骤然发生,常有下腹胀痛、乳房和全身胀痛等症状,脉象弦实。问其过去行经的情况,一般是行经前二三日就开始有上述胀痛等症状。问其发病原由,常有郁怒伤肝、生冷伤脾等因。对上述闭经,我们只要用活血行气兼以疏通肝经的方剂,多半能使月经通行,症状好转。虚症的闭经,或月经量少,  相似文献   
7.
腹瀉乃臨床常見症候之一,其發病原因很多,概括可分爲二大類,一屬急性腹瀉,—属慢性腹瀉。前者爲急性胃腸道病理刺激所引起腸道机能失調,后者系因急性病理變化,而未能及時治療,或遷延日久而形成胃腸道之机能紊乱。 本文報告我組1959年7月至1959年11月止,门診治療慢性腹瀉共23例。共中3例因病情較重而收容住院外,其余均在門診治療。其中療效满意者占87%,症狀有較著好轉治療效果進步,但尚不夠達到满意指標者占13%見表一: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崩漏54例的疗效、理法、方药和病案选述,简介如下: 一、治疗效果。关于崩漏的诊疗,我们以往曾与西医合作过,总结了54例。这种合作方法是先由西医妇产科诊断检查,明确诊断为“功能性子官出血”,即转给中医科治疗。经过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五个方面探索了70例萎缩性胃炎胃泌酸功能与辨证论治的关系。77.1%的病例空腹胃液容量低于正常。胃液中粘液较多者,以痰浊中阻型为主。空腹游离盐酸偏低和咖啡因美蓝排空较差者,多见于痰浊中阻和脾胃虚弱型。胃泌酸曲线高于正常者,多见于肝胃阴虚和肝胃不和型;偏低者多见于脾胃虚弱、脾胃湿热和痰浊中阻型。上述情况有助于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0.
碱性返流性胃炎,是胃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病,目前处理方法,除再次作肠吻合术外,“而内科治疗又多无效”。我们于1979年6月至1982年2月应用辨证治疗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分析男18例,女7例。年龄平均为36.12岁。诊断依据:有胃大部切除手术史;术后出现呕吐,胃脘疼痛等症状;在胃镜下可看到大量胆汁返流入胃,胃粘膜充血水肿。二、辩证论治根据症、脉、舌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