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对两种体外肝脏获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探讨体外肝脏灌流(ECLP)的灌注终止条件.方法 实验动物均为健康普通长白猪,体重在20~30 kg之间.受体均为正常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供体肝脏原位冷灌注,取下肝脏后4℃保存液保存;实验组(n=7)供体肝脏阻断血供后迅速切取,连接ECLP开始灌注.观察体外肝脏一般情况、灌注时间、冷/热缺血时间、胆汁生成量、耗氧率和病理变化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体外肝脏平均灌注时间为(3.7±0.4)h,而实验组的平均灌注时间为(5.8±0.4)h,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体外肝脏的胆汁生成量随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耗氧率在灌流开始后先逐渐升高,在体外肝脏灌注末期急剧下降;两组在这两个指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切取获得的体外肝脏要优于冷切取获得的体外肝脏,胆汁生成量和体外肝脏耗氧率是体外肝脏灌注的终止条件简便而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体外肝脏灌注(extracorporeal liver perfusion,ECLP)技术应用于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短暂替代治疗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实验动物均为健康普通长白猪,体重20~30kg。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肝衰组(n=5),通过结扎肝脏血供和门体分流制备肝衰模型,肝衰模型制成8h后处死取标本;肝衰+ECLP组(n=5),受体为肝衰猪,供肝阻断血供后迅速切取,连接ECLP开始灌注,ECLP灌注时间为4h,肝衰模型制成8h后处死取标本;正常肝+ECLP组(n=4),受体为正常猪,灌注方法同肝衰+ECLP组。观察受体一般情况、肝脏和脑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受体血常规、血生化、血凝、血氨和TNF等指标。结果 肝衰组PT、AST、TNF、血氨、RBC和HCT值明显高于肝衰+ECLP组(P〈0.05);正常肝+ECLP组的FIB、AST、TNF和血氨的变化明显低于肝衰+ECLP组(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肝衰组受体的脑组织出现广泛的脑水肿,表现为神经元细胞问隙明显增宽,并有多数神经元细胞死亡;肝衰+ECLP组受体的脑组织也出现有脑水肿的表现,并有少数神经元细胞死亡,但较肝衰组轻;正常肝+ECLP组的脑组织病理检查基本正常。肝衰组和肝衰+ECLP组的受体肝脏病理检查可见大片肝细胞坏死,而正常肝+ECLP组受体的肝脏病理检查基本正常。结论 同种ECLP能有效地改善肝衰受体的体内环境,缓解症状.尤其是这种技术能缓解肝衰受体的脑水肿,而脑水肿可能是肝衰受体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但ECLP也有其自身的并发症存在。总之,同种ECLP技术是一种有效而且可行的ALF短暂替代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体外肝脏灌注(extracorporeal liver perfusion,ECLP)中影响供肝功能的因素.方法:实验动物均为健康普通长白猪,随机分为4组.A组(n=4)供肝灌注时保存在35℃~36℃的保存液中;B组(n=4)在ECLP循环中不加入胰岛素和50%高糖;C组(n=4)供肝在进行ECLP循环时仅灌注门静脉;D组(n=7)同时灌注门静脉和肝动脉,ECLP循环中每小时加入胰岛素和50%葡萄糖,而且供肝灌注时保存在38℃~39℃的保存液中.A、B和C组在分组条件以外其他条件均与D组相同.观察供肝一般情况、胆汁生成量、耗氧率、病理变化等指标.结果:各组胆汁生成量和耗氧率均逐渐下降而灌注压力逐渐升高.A组、D组耗氧率和C组、D组胆汁生成量及耗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D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肝脏功能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保存温度和灌注方式可能是较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