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总结20例晚期头颈部肿瘤颈淋巴结转移肿块(N_2—N_3)进行热疗与放疗综合治疗的疗效。热放疗CR为75%,PR为25%,总有效率为100%;对同一时期随机分组的病人进行同样方法的单纯放疗,CR为45.4%,PR为36.3%,NC为18.1%,总有效率为81.8%。  相似文献   
2.
自1986年3月-1997年6月住我院且资料完整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13例,现将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引起上腔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1988年月~1996年10月共收治典型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患者40例,采用先化疗后放疗的治疗方法,化疗用“EP”及“DHOP”方案,放疗用^60CO或SMV-X。结果:40例CR42.5%、PR42.5%,PR45.7%、NC5%、PD5%,总有效率90%,平均缓解期16.5个月。主要副作用为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及脱发。  相似文献   
4.
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泌尿生殖系肿瘤术后、腹膜后肿瘤及腹腔内转移瘤等,经放射治疗后确诊为放射性肠炎者,采用自拟祛瘀生肌汤治疗,方用白及15g,败酱草15g,半枝莲15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地榆炭15g,白头翁10g,黄柏10g,三七3g,甘草5...  相似文献   
5.
通过60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成30例介入加外放射组与30例单纯外放射治疗组的研究 ,发现前组生存率高于后组 ,因此认为介入加外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优于单纯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6.
动脉介入加外放射与单纯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先花  张建旭 《浙江肿瘤》2000,6(3):186-186
通过60例原发性肝部随机分成30例介入加入放射组与30例单纯外放射治疗组的研究,发现前组生存率高于后组,因此认为介入加外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优于单纯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肿瘤化疗后白细胞低于4.0×10~9/L者用G—CSF治疗8人13次,8人用其他升白药物作平行对照,结果表明G—CSF对肿瘤化疗所导致的白细胞(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显著而迅速,总有效率达100%,白细胞恢复至正常的中位数时间比对照组缩短9天,且具有良好的可耐受性,是肿瘤化疗的有力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前瞻性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疗效,寻找NSCLC的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对1993年1月~1996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NSCLC患随机分组研究。常规组35例:用^60Co或8Mv-x,5次/W,2Gy/次,总剂量70Gy/35次/7~8W。后程加速超分割组35例:放疗前程为常规分割,2Gy/次,40Gy/20次/4W后改野,5天/W,2次/天,1.8Gy/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自 1988年 8月~ 1996年10月共收治典型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SVCS)患者 40例 ,采用先化疗后放疗的治疗方法 ,化疗用“EP”及“CHOP”方案 ,放疗用60 Co或 8MV -X。结果 :40例中达CR 42 5 %、PR 45 7%、NC 5 %、PD 5 % ,总有效率 90 % ,平均缓解期 16 5个月 ,主要副作用为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及脱发。结论 :化疗放疗综合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SVCS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段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可和接受 [1 ,2 ] 。中段食管癌在食管癌中比例最大 ,约 5 2 .7% [3] ,为了探讨中段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的设野范围与淋巴结转移率及其生存率的关系 ,我院 1990年 2月— 1993年 2月 ,对 6 0例中段食管癌根治病例术后进行了预防性放疗的设野范围的对比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6 0例中段食管癌均在我院作根治性切除 ,术后 2周~ 4周内接受足量常规分割放疗。 6 0例中 ,男性 40例 ,女性2 0例 ,男女比例为 2∶ 1,年龄 32岁~ 73岁 ,中位年龄 44岁 ,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诊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