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我们共诊断神经型TOS患者97例98侧,并进行臂丛神经松解手术,术前详细记录患肢感觉、肌力变化情况,术中观察记录臂丛及其毗邻组织解剖结构,术后随访患肢恢复情况,以确认术前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联合肠内支架在梗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两组均行内镜下支架植入手术,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围手术期处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应激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4 h、3 d的血糖、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内镜下肠内支架植入手术的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疗效,改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结肠癌并存阑尾炎误诊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存阑尾炎的误诊、漏诊原因,以减少临床误诊、漏诊。方法:系统回顾我院1996~2006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8例结肠癌误诊、漏诊阑尾炎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首诊时均仅诊断为阑尾炎,5例患者在阑尾手术中发现结肠癌与阑尾炎并存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阑尾切除术后3~7 d,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结肠癌并存阑尾炎误诊、漏诊率高,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重视术前检查术中探查,可减少该病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4.
5.
外伤性脾破裂的保脾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生产和交通事业的发展,脾损伤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其发病率占各种腹部损伤的40%~50%。如不能及时正确诊断治疗,常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损伤的程度不同,其治疗及手术的方法不一。近年来,人们对脾脏重要功能和解剖认识的提高,脾破裂的外科治疗也发生了变化。实施保脾手术的报道越来越多,观点渐被肯定,也是当今脾脏外科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7.
急性重症胆管炎死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 (ACST) 49例死亡原因。方法 通过不同的手术时机、治疗方式、了解ACST的治疗效果。结果 符合ACST诊断标准 186例中 ,施行紧急手术 13 2例 ,死亡 13例 (占 9.84% ) ,非手术治疗 3 3例 ,死亡 2 4例 (占 72 .72 % ) ,中转手术 2 1例 ,死亡 12例 (占 5 7.14 % )。其主要死亡原因为中毒性休克、败血症、DIC及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占 73 .46% ( 3 6/4 9)。结果 对ACST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施行紧急手术、手术力争简单、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8.
9.
Asef是可与APC基因的Arm结构相结合的两种蛋白之一,APC-Asef复合体参与细胞形态学、细胞迁移和神经元功能的调节作用,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全文就Asef蛋白在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肼苯哒嗪去甲基化作用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HPV18型)、CaSki和SiHa(HPV16型)细胞侵袭力的抑制影响。方法Transwell侵袭小室法检测肼苯哒嗪处理前后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CaSki和SiHa的侵袭力。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肼苯哒嗪处理前后各细胞系中APC基因和CDH1基因5′端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肼苯哒嗪处理前后,上述三种细胞系中APC和CDH1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未处理组比较,10 μmol/L肼苯哒嗪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CaSki和SiHa的侵袭力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 μmol/L与40 μmol/L肼苯哒嗪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CaSki和SiHa的侵袭力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不同浓度之间有差异,以40 μmol/L肼苯哒嗪抑制作用最强。40 μmol/L肼苯哒嗪处理后,上述三种细胞系中APC和CDH1基因呈现不同程度的去甲基化现象。经40 μmol/L肼苯哒嗪处理后,上述三种细胞系中APC mRNA表达分别是处理前的5.89倍、8.46倍及0.97倍,CHD1mRNA表达分别是处理前的4.82倍、5.90倍及8.46倍。结论一定浓度的肼苯哒嗪能明显抑制宫颈癌细胞系HeLa、CasKi和SiHa的侵袭力,其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去甲基化作用影响APC和CHD1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