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动态食管造影对指导中晚期食管癌支架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中晚期食管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试验组应用数字胃肠机进行动态食管造影指导手术食管支架植入,对照组采用传统食管造影指导支架植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支架一次性植入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中食管支架一次性植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术后出血2例,吞咽困难0例,食管穿孔0例,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数字胃肠机动态食管造影指导中晚期食管癌支架植入手术可明显提高支架植入成功率,降低患者医源性损伤,缩短手术用时减少辐射剂量,同时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疔效.方法 将80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改良盆底重建术.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置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5.0%和22.5% (P=0.023);观察组术后POP-Q分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7.5%vs 27.5%,P=0.019).结论 与传统盆底重建术相比,改良盆底重建本可加强盆底组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自动跟踪触扫描最佳应用阈值。方法将8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随机分成4组(触发阈值分别为80 HU、100 HU、120 HU、140 HU),采用64层螺旋CT结合自动跟踪触发扫描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触发点感兴趣区(ROI)设在上腔静脉内。结果阈值为100 HU组(参照组)肺动脉、段肺动脉和亚段以下肺动脉强化明显,肺动脉平均CT值为(442.5±91.7),而肺静脉强化不明显,动静脉密度差别大,经后处理显示的动脉图像清晰。阈值为80 HU组肺动脉主干CT值较低,平均CT值为(248.2±74.5),提示触发扫描过早;阈值为120 HU组肺静脉密度明显升高,CT值与肺动脉几乎相等;阈值为140 HU组肺动脉密度明显下降,肺静脉密度升高,CT值大于肺动脉,提示触发扫描过迟,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采用自动跟踪触发扫描,触发点设在上腔静脉内,造影剂35~40 ml,注射流速4.8 ml/s,触发阈值为100 HU时扫描图像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数字动态食管造影联合螺旋CT在食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数字动态食管造影,观察组应用数字动态食管造影联合螺旋CT检查,分析比较两组在食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临床临床表现征象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动态食管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术前评估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为患者选择合理、科学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对10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在CT导向下经皮肝穿刺行介入治疗,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做好体位护理和病情观察,术后进行并发症观察、及时对症护理,加强引流管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漏诊相关因素,为预防漏诊、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不典型胎盘早剥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6年5月~2010年7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5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产前不典型的胎盘早剥患者28例为观察组,产前典型的胎盘早剥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漏诊原因.结果 不典型的胎盘早剥,其漏诊率为48.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临床表现以及诱发因素均不典型,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前不典型胎盘早剥超声提示阴性、医患对其警惕性低、后壁胎盘、不典型的症状与不明确的诱因构成了胎盘早剥主要的产前漏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曾玉平 《现代保健》2011,(20):61-62
目的通过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漏诊相关因素,为预防漏诊、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不典型胎盘早剥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6年5月~2010年7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5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产前不典型的胎盘早剥患者28例为观察组,产前典型的胎盘早剥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漏诊原因。结果不典型的胎盘早剥,其漏诊率为48.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临床表现以及诱发因素均不典型,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不典型胎盘早剥超声提示阴性、医患对其警惕性低、后壁胎盘、不典型的症状与不明确的诱因构成了胎盘早剥主要的产前漏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9.
本院2005—07/2008—05共收治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28例,经抢救手术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幼儿五氟利多中毒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210/12岁.因误服五氟利多反复抽搐4 d入院.患儿于2001年9月14日下午约4时误服五氟利多1片20 mg,2 h后出现阵发性颈部、口面部肌肉痉挛,表现为斜颈、头向后仰、双眼向上凝视、牙关紧闭、唇紫绀、面部怪相,持续约1 min,每10 min~15 min发作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